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30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9-08 15:46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浏览次数:

马云娟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嘉兴市第届委员会第次会议上提出的《组建嘉兴交响乐团,普及高雅艺术,推进我市国际化进程的建议》(第301号提案)收悉,现就有关问题会同市委编办、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我市专业院团现状

(一)市级专业文艺院团缺失。由于嘉兴市在2003年撤销了嘉兴越剧团,原46名事业编制予以核销,人员全部分流,市级国有专业文艺院团属于缺失状态目前,海宁市建有文化艺术表演中心(海宁市越剧团),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他县(市、区)均没有国有专业院团。

(二)文艺精品创作成为我市文化发展短板。多年来,嘉兴市本级没有自己的专业艺术院团,在文艺精品创作尤其是舞台艺术创作方面少有建树。虽通过合作方式创作排演了像歌剧《红船》、舞剧《秀水泱泱》、音乐剧《五姑娘》等反映嘉兴历史文化的舞台艺术作品,但往往首演后便再难与观众见面,作品无法长期留存,呈昙花一现的状况。

(三)缺少专业院团造成人才队伍短缺。由于市级层面没有专业剧团,也导致优秀的文化人才特别是文化领人物引进及发展缺少有效平台,造成了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和高层次文艺活动组织人才的缺乏。同时,专业院团的缺少,也使公共文化的发展缺失了必要的“蓄水池”,我市群众文化的艺术创作、送戏下乡、后备人才等都受到制约,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短板。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局在对有关地市专业院团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按照“一次谋划、分步实施、加快实现”的原则,围绕“系统综合谋划、聚力重点突破”的思路,先组建嘉兴交响乐团”(暂名),待时机成熟再组建嘉兴市艺术团”或“嘉兴市歌舞剧院”(暂名)。针对嘉兴交响乐团”(暂名)的组建方向,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改革,施行双轨制。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是明确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改革,实施“双轨制”。对职业交响乐团这类代表城市艺术水平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对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创造条件转企改制,着力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发展活力。

(二)创新机制,激发内动力。因院团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特殊性,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需不断突破创新,形成符合文艺院团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薪酬激励机制。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其人员事业编制、职称评聘、岗位工资、经营性收入和财务制度等管理模式普通事业单位所有不同

(三)合理布局,团场共建机制。为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创作生产体制,以“团场合作”、“以团带场”或“以场带团”的形式,鼓励国有文艺院团建立驻场演出制度。在南湖湖滨区块规划建造专业音乐厅、配套用房,待工程完工成为嘉兴交响乐团专业的演出、办公和排练场所。

(四)以“音乐+”,拓展文旅新业态。专业交响乐团需通过“音乐季”将乐团纳入职业化轨道、实现管理程序化、促进艺术进入市场及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条件,也是提高乐团艺术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如杭州国际音乐节、宁波国际声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四川·乐之土地”交响音乐季等。我市组建的职业交响乐团建议与盐官音乐小镇统筹规划发展,一方面大力扶持和推动音乐节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音乐节有效带动我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盐官的国际音乐节、乌镇的国际戏剧节将扩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新业态

(五)团校联合,构建艺术生态圈。充分发挥交响乐团吸引世界级音乐人才的平台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艺术院校、专业院团的合作,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多元化、多渠道引进高层次文艺人才,形成人才“虹吸效应”。积极推进我市艺术类高校、高职或高专的建设(如建议在嘉兴南湖学院组建艺术学院),院团将为院校提供创作、展示、实践、就业的平台;院团专业人才和艺术类高校教师之间突破“体制壁垒”与“身份壁垒”,建立互通互用的创新机制,构建良性循环的艺术生态圈。

感谢您对嘉兴文艺事业的关心!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