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重要

1+1+1+1>4:嘉兴“链”接长三角

发布日期:2022-09-08 08:53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总书记之问】

  “嘉兴处在上海和杭州之间,该怎么利用区位优势,做好自己的文章?”

  嘉兴北邻上海、苏州,南邻杭州,是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交会之地。怎么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的。

  2002年,履新浙江第11天、把出行的第一站选在嘉兴的习近平,在当天的调研座谈会上就问嘉兴干部:“嘉兴处在上海和杭州之间,该怎么利用区位优势,做好自己的文章?”

  2004年2月5日,在嘉善调研时,总书记又关切地问:“嘉善既不靠山,也不临海,但我们靠着上海这个最大的‘海’。怎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努力建设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

  总书记之问,让嘉兴重新审视自己在沪杭间的城市定位、发展潜力和未来目标,问出了嘉兴接轨上海的优势和底气,更为我市干部打造全省开放型经济前沿阵地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我之答】

  “嘉善不是上海,就像在上海”

  今年9月6日,周二,朱向莹博士的时间表如此安排:7点,上海浦东的家中早餐;8点,浦东张江产业园恒驭生物研发中心“烧脑”;10点,乘班车抵达在嘉善人才创业园的恒驭生物一期办公;下午2点,在嘉善经开区的恒驭生物二期查看新项目投产运行情况;晚上7点,回到浦东家中晚餐、辅导孩子功课。一切缜密而从容。

  “这两年多来,与其说我过的是双城生活,不如说是忙碌的‘同城’生活。”公司班车上,这只“人才候鸟”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从复旦大学毕业的博士,在业内深耕十年后她发现,中国创新药要更安全、更快地满足申报和国内上市甚至出海的要求,需要解决药物生物安全性评价和检测这两个行业痛点问题,所以在2020年初,朱向莹毅然决定组建起一支创业团队。

  然而当她选择落户地时,却与许多创业团队一样遇到了窘境——在产业相对成熟的城市,初创型企业很难拿到充足的支持和更大的拓展空间,但离开上海又意味着失去强大的科研支撑。

  在多年的接轨上海实践中,嘉善探索出了“起步在上海,产业化在嘉善”“前端研发在上海,工艺研发和智造在嘉善”的产业协同模式,此时,嘉善正在重点承接符合嘉善产业发展的外溢转移。

  “落地嘉善背靠上海确实是最适合我们的方案。”与嘉善接触后,恒驭团队很快决定组建两个公司,分别落户上海浦东和嘉善人才创业园。

  “浦东的公司主攻研发,嘉善的公司主要负责产业化。”回忆起当年选择嘉善的初衷,朱向莹坦言,“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从浦东的公司到嘉善,车程仅1小时10分钟。另一方面,嘉善在引进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方面的渴求度很高,切实地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而且如果未来公司发展顺利,这里也有不错的拓展空间。”

  虽然选择嘉善的理由很充分,但朱向莹博士也曾有不小的顾虑:

  作为一家创新生物医药平台型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政府不断给予服务和支持,嘉善毕竟只是一个县,营商环境好不好,服务效率是否能跟得上?

  相比苏州等地,嘉善生物健康产业起步晚,产业配套不完善,企业在这片陌生的土壤上,能发展得起来吗?

  公司所需人才大多是从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引进,他们愿意来嘉善吗?

  “现在回头看,落地嘉善是我们的一个正确选择!嘉善虽不是上海,但在我们员工心中就像在上海,可以享受一样的同城便利。”朱向莹带领的恒驭生物用亮眼的发展成绩一一“击碎”了当年的顾虑。

  创业之初,在嘉善新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在卫健部门和农业农村局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嘉善检测中心一期在短短20天时间内就完成P2备案,比预计时间减少了一半;

  成立两年半来,公司先后拿下三轮融资,今年又在嘉善经济开发区投产二期项目,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赛道中的黑马;

  公司员工也从刚落地嘉善时不足10人发展到目前超百人,员工队伍稳定,有近10位员工从苏州、杭州等城市来嘉善定居后,也将自己的家人接过来,或者介绍朋友来恒驭工作……

  “以上海为总部研发中心、嘉善两个厂区为检测中心,并依托上海、杭州高校资源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前端技术研发,可以充分发挥长三角产研互补互促的优势。”朱向莹说,如今公司有超90%的人才、超80%的供应商和超60%的客户来自长三角。

  在嘉善,恒驭生物发展呈现出迅猛势头的背后,依靠的不仅仅是长三角配套齐全的产业链,还有同步到位的各方面资源。

  一张创新券,畅享长三角科研和平台资源。嘉善提供的创新券可以用于支付长三角高校和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使用便利,减轻了企业负担。

  一张医保卡,刷遍长三角。员工凭借嘉善的医保卡,可以在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员工无论是回老家还是去上海看病,都像在同城一样方便。

  一辆班车,两地通勤。公司团队中有近20人住在上海,来嘉善上班,恒驭安排了班车,1个多小时就能通勤,比有些上海市内的通勤还便捷。

  随着长三角交通建设带来的“同城效应”,朱向莹对未来两地通勤的便捷度更为期待,“地铁、开车、高铁,无一不可!”前不久,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的消息让很多同事振奋不已,这条一线跨三地的轨道交通线,东起上海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区,西至江苏吴江区,“1小时的交通出行圈”指日可待。

  “我时常会庆幸当年选择嘉善,否则公司发展可能不会这么迅速。”朱向莹说,“我现在经常会向朋友推荐嘉善,这里就像上海,我们的二期项目位于嘉善经开区,隔一条马路就是上海,我们在公司点杯奶茶,是从上海送过来的!”

  得益于长三角的“同城”生产、生活圈,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像朱向莹一样,成为“长三角人”,在嘉善打造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中收获属于自己的获得感。

  数据显示,目前,沪善“双城”生活、工作的青年人才达到7000余人。近5年来,嘉善累计引进的500多名博士中有75%来自或通过上海引进,其中,柔性引进的博士占总数的70%左右,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超50亿元,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我们之答】

  面朝大“海”,从“双城”到“同城”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你们接轨上海、接轨杭州,最后,能够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就是好的结果。”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玲慧清楚地记得,2005年4月,她在嘉善担任县委书记时,总书记第三次来嘉善调研,对嘉善提出殷殷嘱托:嘉善要取长补短,借助上海这个大平台,更好地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

  当年5月8日,嘉善县委、县政府出台历史上第一份“借力”上海促发展的计划——《嘉善县2005年接轨上海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梳理出81项重点工作任务。

  2019年11月,嘉善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苏浙沪皖“四手连弹”一体化篇章里的生动音符。

  在习近平的指导和关心下,嘉善锚定“开放兴县”的大思路,摸索出“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嘉善”的产业协作体系和“创意设计在上海、孵化转化在嘉善”的合作模式,重点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外溢转移。

  位于“吴根越角”地带的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与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大学等院校合作共建“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与上海共同建设、总投资380亿元的“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推动“产、城、人”等要素在区域内充分融合、流动;作为嘉善首个在沪科技人才飞地项目,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为嘉善导入更多产业资源……

  数据是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注脚。嘉善外资项目中有90%来自上海;2020年和2021年两年,嘉善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分别为9.1%和19.5%,均列浙江第三,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三个翻番,百亿投资产业项目、百亿产值企业、千亿产业三个零的突破。近三年来,嘉善数字经济连跨5个百亿台阶;连续两年获浙江科技创新鼎、治水“大禹鼎”。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不仅是嘉善十多年来久久为功的课题,更已成为嘉兴的首位战略。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紧接着,嘉兴市委市政府立即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嘉兴的首位战略,争取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浙江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争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承载区。

  “融入长三角,接轨上海,对嘉兴来说,现在更多的是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在长三角形成1+1+1+1=1的发展共同体,与长三角城市共同创造1+1+1+1>4的效果和福祉。”市长三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的嘉兴是上海的“后花园”,有一成多的农副产品销往上海,二成多的工业产品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三成多的出口商品通过上海口岸出去,四成多的游客来自上海,五成多的引资项目源自上海,这特殊的“一二三四五”见证了嘉兴与上海的亲密关系,但如今的嘉兴不再将自己与上海定位为“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关系,而是开启错位发展,在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命题中找准定位,扬优势、补短板,在融入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近三年来,嘉兴以G60科创走廊为纽带,实施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推动嘉兴科技城、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等平台联动发展,集聚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一大批创新载体。嘉兴企业可以到上海的科研机构购买检测服务,并享受补贴。

  民生领域的一体化也在加速。三年来,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突破110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8.76亿元;嘉兴与上海、杭州等地开展医疗、教育等合作项目394个,“名医到嘉”项目惠及嘉兴市民75万人次,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近6亿元。此外,三年里嘉兴开通跨省毗邻公交线路19条,市民卡在长三角城市实现公交互通全覆盖,包括姚杨公路在内的4条省际断头路被打通,居民从上海枫泾镇至嘉善县姚庄镇的出行时间从30分钟缩短为3分钟。

  得益于资源要素和人才越来越自由流动,嘉兴通过新兴产业强链补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紧密配合协同合作,带动新兴产业强势崛起。近三年来,嘉兴引进总投资(含增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276个,实际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列全省第三;加大承接上海辐射力度,引进9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加快培育集成电路、新基建等区域性产业集群。

  面朝大“海”,从“双城”到“同城”,一座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在嘉兴崛起。

  

  【权威解读】

  嘉兴“破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意义

  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范剑勇:

  范剑勇曾作为专家多次来嘉兴考察项目,参与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头脑风暴”,对嘉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实践耳熟能详。

  他说,嘉兴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周边城市互动比较频繁,在发展规划、金融服务、人才发展、要素流动、民生服务等领域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树立了“嘉兴样本”。

  放眼长三角,苏州工业园区凭借生物医疗产业强势崛起,宁波慈溪通过强大的财政投入扶持起汽车产业,这些都是长三角城市群竞争中的成功案例。这几年,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嘉兴有了不错的尝试,比如嘉善引进了云顶新耀,瞄准生物医疗赛道;桐乡引进了合众新能源汽车,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

  接下来,嘉兴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继续“出圈”,必须要在越走越窄的差异化竞争道路上另辟蹊径,“可以跳出长三角,看一看东莞,东莞毗邻深圳、广州,与嘉兴毗邻上海、杭州的情况非常相似。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东莞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在强城之间谋得一席之地。我认为东莞的城市发展有非常值得嘉兴思考、学习和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