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组配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嘉兴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嘉兴机关事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以开展主题教育和“四敢争先”实践活动为牵引,以机关事务工作标准化、数字化、法治化建设为切入点,突出管理提升、服务提质、保障提档,统筹做好全年机关事务各项工作,努力在中心工作贡献度、干部职工满意度、单位形象美誉度上实现跨越式提升,努力打造全省推进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先行的实践高地。
一、聚焦举旗铸魂,着力提升政治建设水平
(一)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
1.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系统梳理并严格落实“五张责任清单”。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纪律教育一刻钟”制度,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
3.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把政治建设要求贯穿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
(二)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建设
1.完善机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深入排查意识形态风险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2.落实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及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及各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
3.强化阵地宣传。办好一份《嘉兴机关事务》工作简报,用好一个微信公众号,严格信息审核发布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修订完善信息宣传、考核、例会制度和领导联系调研制度,讲好嘉兴机关事务故事。
(三)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保持“不敢腐”高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省、市“36条办法”,紧盯关键节点、重要领域、重要事项和重点人群,加强监督检查,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积极构建“清廉禾勤”新格局。
2.筑牢“不能腐”机制。深化廉政风险排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监督体系。积极配合做好省委巡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纪检组项目化巡查等工作,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形成同向监督合力。
3.夯实“不想腐”根基。坚持常态化警示作风教育,选取典型案件,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主动发声、讲好廉政故事,强化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治理,努力形成“大监督”格局。
二、聚焦暖心有感,着力提升三个集中办公点服务品质
(一)提升市行政中心干部职工幸福感
1.做好“餐厅提升”文章。机关餐厅增加特色餐窗口,连续推出干部职工群众欢迎的特色餐饮,想方设法提升干部职工群众的用餐体验感。
2.做好“3分钟便民生活圈”文章。优化“周末集市”货源品质,引入1元智能洗车等暖心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机关干部职工生活需求。
3.做好“硬件改造”文章。抓好5号楼防雷设施改造、1-5号楼飞檐安全隐患整改、6号楼连廊屋顶人工草坪铺设等系列改造,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
(二)提升中南大厦干部职工获得感
1.解决停车管理问题。统筹挖掘中南大厦周边区域停车潜力,抓实239个泊位协商租赁事宜,同步做好中南大厦区域分类施策停车规范化管理工作,全面解决中南大厦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2.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开辟医务室场地,通过与嘉兴市第一医院等品牌医院加强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入本地专家医生坐诊,开通长三角医疗专家预约绿色通道,切实提升后勤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3.拓展服务保障功能。在中南大厦区域新建特色餐饮窗口、卡座包厢,新建超市、理发室,新建E邮柜,全面优化、拓展中南大厦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功能。
(三)提升中山路办公点干部职工安全感
1.抓环境提升。做好中山路集中办公点会议室、卫生间、屋顶、管道等设施维修改造,改善驻中山路集中办公点办公环境。
2.抓食堂开办。完成附楼加固及食堂设施建设,尽早开办中山路集中办公点机关餐厅,彻底解决入驻单位就餐难问题。
3.抓统筹调剂。科学调剂办公用房,新增入驻单位,进一步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加快推进与周边单位统筹规划,共享后勤保障资源,打造形成一定规模的“第三行政中心”。
三、聚焦务实高效,着力强化三大管理职能
(一)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1.出台“一个办法”。结合国家和省级最新文件精神,修订出台《嘉兴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一管理实施办法》。
2.接收“一批房产”。根据市房统办要求,做好第五批划转的43处10.48万平方米办公用房接收工作。
3.抓实“两项检查”。会同市纪委、市监委等有关部门,抓好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情况专项联合巡检及办公用房、重点场所安全巡检。
4.推动统筹调剂。有序对接并做好1D3C房屋解危工作,推动市人力社保局整体搬迁进程。
(二)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1.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全市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一张表”,强力推动能耗“一张网”平台运用,汇聚形成公共机构能源监测体系。
2.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积极落实光盘、光瓶行动,年内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率力争达到100%,力争高质量完成全省第二批4家公共机构“绿色食堂”创建工作。
3.进一步强化绿色督查。抓实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停用和节能宣传督查行动,积极完成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相关工作。
4.进一步推广新技术应用。年内,推动全市公共机构空调完成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负荷柔性调控改造工程,有效应对夏、冬两季用电高峰。
(三)强化公务用车管理
1.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全市公务用车大数据资源库,配合市纪委做好公权力监督平台“浙车监督在线”全市推广工作,进一步降低用车廉政风险。
2.建立社会化租赁车辆联动管理机制。加强与定点社会车辆租赁企业的联动,联合市纪委做好社会化租赁公务用车统一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公务用车预约使用、信息查询、监督检查“一站式”服务。
3.推动公务用车制度落地落实。修订完善《嘉兴市市级公务用车集中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按照从严从紧管理要求,通过调剂等手段优化公务用车编制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公务用车使用效率。
四、聚焦堵点疏通,着力破解五大难题
(一)优化异地交流干部生活保障基础,着力破解“保障难”问题。主动对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组织、财政、审计等单位,探索建立适合嘉兴的异地交流干部生活保障体系,出台《异地交流领导干部保障办法》,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参照省内其他地市做法,年内拟在市域范围内择优选择适合场地,着力推进周转房搬迁工作。
(二)推动机关老旧小区物业提质,着力破解“管理难”问题。加强与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沟通衔接,全力推动物管部公司制改革工作,主动做好资金补助、公共部位维修、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等工作,完成出入口道闸改造等,切实提升机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三)推动机关幼儿园园所搬迁,着力破解“发展难”问题。加强与市财政局、市经开区沟通衔接,争取用三年时间完成道前街中心园区整体搬迁工作,实现机关幼儿园园所环境提升、经开区优质幼教资源引进、周边群众解决幼儿就学难问题等多方共赢局面。
(四)推动文印服务延伸拓面,着力破解“经营难”问题。积极与南湖学院、秀洲区机关文印中心对接,努力建成嘉兴市佳新机关文印有限公司南湖学院分部、秀洲区行政中心分部,积极拓展文印服务面,做优打响“快印专家”服务品牌。
(五)完成秀城饭店欠税清缴,着力破解“改革难”问题。针对秀城饭店改制遗留问题,围绕应缴税款、人员处置、单位注销三个重点,在市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多方联动,依规依矩做好相关工作。
五、聚焦自身建设,着力锻造一支禾勤铁军
(一)开展“禾勤培优”行动
1.加大引才选才力度。有计划组织好机关干部遴选、招考,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转任、考录,系统内岗位合同工公开招聘等事宜,为机关和各直属单位储备、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
2.激发队伍干事活力。用好用活“禾勤学堂”学习平台,抓好系统内干部晋升、选拔等事宜,抓实机关事务系统“2023-2025”蹲苗行动,畅通干部培育、晋升渠道,进一步增强队伍干事激情。
3.严管善待锤炼精兵。组织开展全市机关事务服务标准化技能比武,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等各类应急演练,切实提升一线职工的技能水平。
(二)开展“三化融合”行动
1.抓服务标准升级。坚持问题导向,修订完善后勤采购、食材验收、工程改造、车辆节油等标准,年内推动1至2项内部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实现流程再造、标准升级。
2.抓数字平台升级。全面推进嘉兴智慧餐饮与省局上下贯通支付项目、嘉兴机关事务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项目、海盐慧务与省人民大会堂会务合作项目、海宁节能综合管理项目,推动机关事务从传统后勤服务向现代智能后勤管理转变。
3.抓内控制度升级。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对系统内人事、财务、资产、工程、合同管理等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财务管理等系列制度,出台2023版机关事务系统内部控制手册,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三)开展“效能提升”行动
1.突出考核激励。以“服务之星”评比活动引导直属单位和服务外包单位加强绩效考评,搭建一线服务人员激励表彰平台,增强干部职工对机关事务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
2.突出督办提效。制定并落实《中心工作、重点项目督办制度》《审计整改督查工作实施办法》,常态化开展服务外包项目合同履约情况督查,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3.突出作风实效。严格落实《嘉兴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作风效能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积极开展系统内部作风效能督查,着力强化队伍守规矩、严纪律、正作风,以过硬作风塑造机关事务管理队伍崭新形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