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优化创业环境 构筑引才“强磁场”
■全媒体记者 朱微敏 通讯员 俞丽峰
本报讯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引擎”。近年来,海盐通过创业主体培育、服务护航、政策扶持、载体筑巢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同时,运用各类专项资金扶持创业项目,积极对接行业资源,开展各类指导培训活动,借助新兴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帮助青年创业者完善创业计划,激发“青创力”潜能,培育出一系列优质创业项目,构建起吸引创新人才的“强磁场”。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武原街道光明景苑小区的“篁记手作”食品门店生产区域,一股糕点香味扑面而来。“篁记手作”食品创始人金玲晓正手把手指导店员制作新品小龙虾煎包。记者了解到,这是“篁记手作”的第二家线下实体店。
金玲晓是一名85后创业者,店名“篁记”取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名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015年,金玲晓开启她的创业之路;2016年,金玲晓注册了家庭作坊;2021年,成立了嘉兴乐冠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在县城勤俭北路开了第一家品牌门店;2023年,在光明景苑小区附近开了第二家门店……金玲晓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创业梦。去年,“篁记手作”总销售额达200万元。
销售规模扩大的过程,并不是一路平坦。“创业路上,我们得到了很多帮助。”金玲晓告诉记者,“篁记手作”曾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政府雪中送炭,帮我们申请了‘丽人贷’‘非遗创业贷’等贷款。在最关键的时候,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金玲晓表示,正是在海盐各项优质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的支持下,自己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相关部门每半年会对我们进行针对性培训,包括技能和思维等内容。比如组织我们去更大的工厂学习考察先进的产品包装设计和管理模式,开阔我们的眼界。通过对比,会引导我们经常反思和复盘自己的经营活动,调整创业创新思路,启发很大。”金玲晓说。
今年,“篁记手作”的销售渠道更加广阔。在淘宝店铺,企业产品桂花糕成为同品类销售第一,月销1000多件,市场包括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眼下,金玲晓也有了新的规划,除了继续深耕产品,在口味和包装等方面精进外,她还准备实施连锁店计划。“我们调研发现温州、台州地区特别喜欢我们糕点的口味。下一步,我们会着重在这两个地区的扩大经营。”金玲晓表示。
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如今,众多像金玲晓一样的创业者正在海盐生根发芽。90后创业者孙诗佳创立了唯汀婚礼策划有限公司;唐道远在大北山建起旷野营地;陈兵在直播间推介起海盐葡萄……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海盐创业者正以其激情和创造力开启新的篇章,海盐也正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支持,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
在良好的创业氛围中,海盐持续为创业人才提供成长沃土,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外事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并在全县开展创业培训机构遴选工作和县级优秀创业项目征集活动。
“对于我们这样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创业贷,给足了创业的底气与动力。”创业者陈陆杰表示,自己创业成功,离不开创业担保贷款的帮助。2022年,陈陆杰回乡创业,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研,他选址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北岸广场开了一家品牌饮品加盟店。了解到海盐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后,陈陆杰申请了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3年全额贴息政策,只需要线上申请提交就可以,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取款。”在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下,陈陆杰的饮品店生意越做越好,高峰期月营业额近3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海盐实施“创业政策扶持”计划,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解决广大创业者创业资金不足困难,截至今年11月底,海盐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5万元,兑现各类创业补贴269万元,扶持创业284人。
“在创业培训方面,我们还加强了创业导师的扩面,选聘50位创业导师,实现9个镇(街道)全覆盖,并组织创业培训班,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其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开发、创业模拟实训等免费培训,为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有力支撑。”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盐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更好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