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审计

关于2022年度嘉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14日公告)

发布日期:2023-12-26 15:18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审计局对2022年度嘉兴市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为我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了坚强的审计保障。

审计结果表明,面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稳企业稳增长。惠企助企精准发力,制定实施惠企纾困帮扶26条、稳经济措施40条、工业稳进提质30条政策组合拳,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直达快享,2022年为企业减税降负104.22亿元,安排19项清单化管理的专项资金20.45亿元。市级发放消费券1.56亿元,支持餐饮、住宿、旅游、零售等领域消费提振回升。紧扣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争取新增政府债券17.70亿元,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2022年市本级民生支出89.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4%。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安排教育支出18.26亿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落实核酸检测等经费5.23亿元。完善民生实事谋划推进机制,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标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均有提高。

──推进有效资源统筹,提高财政保障水平。集中财力办大事,2022年市本级财政盘活存量资金6.65亿元。清查处置行政事业单位房产260万平方米,集中权属登记、分类处理,账面价值58亿元。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市本级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额度1.84亿元,压减比例20.4%。

──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做实“下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审计查出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审计整改联合督查机制,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开展日常督查、专题督查、联合督查,持续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推动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市人大常委会对2021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比例达100%。

一、财政管理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市审计局坚持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作为法定审计职责,审计结果表明,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统筹衔接“四本”预算,优化支出结构,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预算编制不够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一些人员经费,超时限办理追加预算,一些不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未按要求说明原因。二是财政预算收支执行不到位。少量非税收入未及时入库,一些直达资金未按规定直接拨付给最终收款人,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下达不及时。三是财政预算管理不够精细。“钱随人走”制度改革任务超时限完成,绩效评价体系未建立,一些新型信息化设备配置无标准。四是部分项目支出管理不到位。一些科技项目未按规定验收及清理结余资金,部门小型维修工程管理不到位。五是部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公物仓资产管理不够完善,部分房产管理不规范。

二、重大政策落实和民生保障审计情况

市审计局坚持把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审计监督工作的主线,聚焦增进民生福祉,重点对惠企助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大运河和湿地生态保护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和就业补助、托育机构运营奖补等民生保障领域进行了审计,推动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惠企政策不够完善,部分补助兑现不够规范。扶持政策未及时修订调整,扶持政策清理整合不到位,部分补助资金审核或兑现不到位。二是市级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目标未全部实现,部分补贴未全部发放。促消费制度落实不到位,消费券发放目标未完成,少量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补贴未全部发放到位。三是市级大运河和湿地生态保护监管不严格。市级大运河区域少量码头整治不到位,个别湿地管控不够严格。四是部分就业和培训补助发放不规范,培训管理不到位。向少量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助,一些见习补贴发放不规范,重复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五是托育机构运营奖补政策不够完善。托育机构配套政策不到位,幼儿园所办托育部未纳入财政补助范围。

三、市属国企运营管理审计情况

市审计局坚持将市属国企的运营管理情况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方向,审计结果表明,我市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推进市属国企瘦身强体改革。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商业地产效益难以有效发挥。二是一些市属国企物资服务采购管理不规范。一些非生产经营性采购项目未进行公开招标,个别国企采购制度不完善,部分国资集团对下属企业经营性采购监管不到位。三是部分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中投资收益率要求未落实,部分投资计划管理不规范。四是委托管理企业监管责任未落实。五是部分公有房产长期闲置。

四、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审计情况

市审计局坚持把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领域,审计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有效投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投资,助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强制或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考核。二是保证金制度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少量招标文件“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四是部分工程项目清单编制质量不高。五是监理人员最低配置标准不合理。

五、审计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执行的规范化水平。规范新型信息化设备可配置种类、标准,明确配置审批流程。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做好项目验收清理工作。研究完善政府公物仓管理制度,全面盘活行政事业性存量资产。

(二)进一步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推动惠企、惠民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确保基层有感、企业得利、群众获益。建立健全大运河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大运河码头综合整治,落实湿地公园生态监测工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资金监管,保障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稳岗稳就业等政策落地。

(三)进一步加强国企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对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完善投资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提高国企投资项目、资产管理能力。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做好采购制度的衔接,规范国企采购行为,有效预警、化解经营风险。

(四)进一步加强公共投资项目管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加强评比达标表彰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制度改革政策,加强对招标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监理人员最低配置标准,使配置标准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