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扎实开展农业“双强”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通讯员 张清毅 张雨馨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海盐县农业农村局被授予“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海盐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双强”行动部署,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2022年,全县农业增加值20.3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列全市第一。
眼下,位于通元镇的海盐农业科创绿谷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一期占地面积495亩,计划投资6020万元,已完成投资3600万元,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海盐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发展提供新动能。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海盐始终注重科技强农,坚持打造创新平台,通过与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全面合作、引入研学游合作机构等形式,打造长三角农业科技研发基地、科技示范基地、乡村研学游基地,擦亮海盐农业科技创新“金名片”。
2022年,海盐深入实施农业数字化改革,以畜牧产业为着力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端,搭建“海盐家禽产业大脑”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平台”相结合的一体化海盐家禽产业综合平台;企业端,青莲未来农场以全产业链数字化打造优质食品。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发力,令畜牧产业实现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去年,海盐入选省农业农村厅数字畜牧第一批“先行先试”单位,青莲未来农场入选首批省级“未来农场”,“数智青莲”未来工厂应用获评全省改革突破“铜奖”、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和全省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等荣誉称号。《生猪全链条闭环数智化的青莲实践》获评全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十佳实践案例,并在2021年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进行展示。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海盐大豆种植规模4.3万亩,种植面积列嘉兴市第一。为提升大豆生产效率,海盐引进全市首台鲜食大豆采摘机,推广“稻豆轮作”,推进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连续3年承办全省大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会。在粮食种植方面,海盐还引进智能化水稻育秧流水线,开展浸种、催芽、育秧服务,累计服务面积1万余亩,实施农机智能化改造,引进安装105套北斗智能信息农机终端,升级46台插秧机无人驾驶系统。截至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1.5%,居全省前列。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围绕尖端人才引进,海盐引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4名,设立青莲院士合作站,联合推进国家级黑猪种质资源保种项目。围绕人才培育,海盐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创新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累计培训农创客563名,为农民结构可持续优化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