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 工作推进

2022年“五水共治”助力共同富裕成果案例名单公布,嘉兴三个项目上榜

发布日期:2023-02-14 15:15 信息来源:读嘉 浏览次数:

这几天,走进南湖区大桥镇胥山村,沿途的山浜水体清澈如镜,河底岸边的沉水植物随波摇曳……山浜,曾经是一条黑臭河,通过“水下森林”建设重构水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周边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水生态提升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善。

五水共治01.jpeg

日前,浙江省治水办公布了2022年“五水共治”助力共同富裕成果案例名单,“嘉兴市南湖区山浜水生态修复项目”“在绿色裂变基础上实现创新裂变——秀洲区油车港镇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 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白洋河——一条曾经上央视的‘黄河’到承载市民共富‘梦湖’的蝶变跃升”成功上榜。

一果熟而知万物硕,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嘉兴三个案例入选展现的是全市实实在在的治水成效。近年来,嘉兴做实“水治理”,做活“水文章”,把日渐美丽的河湖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绿色富民的发展优势。

“黄河”变“梦湖”

河面碧波荡漾、岸边绿草如茵、长廊蜿蜒曲折……漫步在白洋河畔,一幅“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生态画卷跃然于眼前。

五水共治02.jpeg

眼前的情景,让人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鱼虾绝迹、污染严重且曾经上央视的“黄河”。过去,几十家紧固件企业临河而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流入河中,导致河道堵塞,水质恶化。“别说是洗衣服、游泳,就是走过都要捂着鼻子。”说起这条海盐的“母亲河”,家住附近的朱老伯直摇头。

白洋河是海盐的主干河道,自古以来,海盐就依赖白洋河获取灌溉、水运、排涝等便利。“看着‘母亲河’变‘黄河’,我们心里都很难过。”朱老伯说。

白洋河的遭遇,让海盐百姓感到痛心。2007年起,海盐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因地制宜、迎难而上、重拳治理,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宁可不要上亿元的GDP,毅然关停了有近90家企业的明珠村振兴工业园区,并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启动白洋河生态修复工程。

经过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打造、文化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综合提升,植入亭、轩、景、桥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配建步行绿道,建成可观可游的生态湿地公园。“做梦都没有想到,儿时的小河会变得这么美丽怡人。”行走在白洋河湿地绿道上,朱老伯不禁感慨万千。

五水共治03.jpeg

白洋河的变化还在持续中。近几年,海盐对白洋河流经的古荡河流域城东片区实施综合治理,将生态景观、文旅、鱼鳞海塘保护与河道整治自然融合,使城东片区形成一个防洪排涝包围圈,打造出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景观。2019年5月,占地面积约320亩的梦湖公园,有效地弥补了城东片区综合性公园的缺失,极大地改善了城区休闲游玩环境。

白洋河的蜕变不仅改善了周边生态,更厘清了人们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的思路。一湾清水成了海盐招商引资的利器,多家科技型企业争相入驻,盘活了二产、三产,如杭州湾融创水世界等火热开园,单日入园游客量达到1.1万人。

“美丽河湖”释放“绿色红利”

当海盐“黄河”惊艳变身成为承载市民共富“梦湖”的同时,“碧波清流”的回归也为秀洲区油车港镇“点水成金”、生态富民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银杏天鹅湖边眺望远方,湖水碧波荡漾,绿色植被丰茂,几只白鹭正在水面上翻飞,令人心旷神怡。

五水共治04.jpeg

难以想象,多年前这里曾是附近居民掩鼻绕行的“黑臭池塘”。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鱼塘发展陷入无序怪圈,塘中残饵堆积,底泥淤积严重,加之岸边一个个家庭工业作坊开始涌现,污水的排入导致水质迅速恶化。

痛定思痛。2014年起,油车港镇以银杏天鹅湖作为突破口,打响了水环境整治的“攻坚之战”,通过渔民上岸、退塘还湖、湖水清淤、生态绿化、湿地修复等举措,银杏天鹅湖生态终于恢复了它原本的样子。

五水共治05.jpeg

“美丽河湖”释放“绿色红利”。2016年,油车港镇成功引入敏实集团,投资1亿美元,联手共建银杏天鹅湖项目,2021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揭开面纱,并将逐步建成世界级企业总部基地。

河水流淌不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一汪碧水见证了嘉兴水环境的华丽转身,也凭借优质生态灌溉出一片经济发展的绿色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