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民生实事项目 > 历年民生实事项目

【2022民生实事回头看⑦】“温暖社区”让生活多点幸福

发布日期:2023-02-16 11:52 信息来源:读嘉 浏览次数:

如何将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是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需要探索回答的课题。

作为2022年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温暖社区项目”关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和环境,“温暖嘉”社区生活圈打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有序推进。

如今,在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可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逛农贸市场、到智慧书屋或者享受医疗服务;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让老年人和残疾人有了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化“有碍”为“有爱”……温暖的社区环境围绕在我们身边。

【2022民生实事项目·现场】

点亮“温暖社区”的美好生活

上午10点多,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新禾家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正在听一堂医学养生课,气氛轻松融洽。几步远的“健康小屋”里,血压仪等医疗设备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邢阿姨亲切地把这里称为第二个家。“从我家走过来只要5分钟,我没事就来这里,看看电视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今年72岁的邢阿姨身体健康,平时在家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白天年轻人都上班去了,只剩下老人在家里,我们就到这里来聚会,很开心的。”

新禾家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倪莉瑾告诉记者,对照“温暖嘉”社区生活圈配置要求,新禾家苑“温暖嘉”社区生活圈由14个项目组成,包括社区服务、安全防灾、环境卫生、住房改善、低碳出行、智慧服务等内容。

“重点打造‘一老一小’的服务场景和场地,包括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禾幼儿园和长纤塘邻里中心等,这些场景和场地基本上都在5分钟和10分钟生活圈里。”倪莉瑾说道。

新禾家苑小区的老年住户占比不小,就近养老成为不少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和期盼。为此,在“温暖嘉”社区生活圈的打造过程中,该社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着力构建1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社交等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老人提供测血压、测血氧等健康检查,并提供短期托养、上门康养、配餐等服务。

与此同时,结合“温暖嘉”社区生活圈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结合原有社区图书馆,增加幸福学堂和“四点半”课堂;在新禾幼儿园增设托育点,满足2至3岁婴幼儿的托管需求。

加装电梯实现“一键回家”

“爬了一辈子楼,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电梯房。”给老房子加装电梯,以前只能想想,如今竟然“梦想成真”,平湖市当湖街道梅兰苑小区的住户王大伯每次提起这事,都觉得“占了政府的便宜”。

王大伯家住在5楼,从2003年梅兰苑小区交付使用时就搬进来住了,“当时我才40岁,没想到一转眼就老了。”年纪上去了,爬楼变得不轻松,但小区周边日渐完善的配套却令王大伯不舍得搬家,“最好是能有一台电梯直达5楼,那就完美了。”

2021年,王大伯从社区获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非常心动的他随即着手与邻居讨论加装电梯的可操作性。2022年,包括王大伯家所在楼栋的电梯在内,梅兰苑小区内有3台电梯交付使用。截至2022年底,小区内的加装电梯数已经有7台。

梅兰苑社区党委书记朱海明介绍,由于小区建设年代较早,没有安装电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政策宣传活动,充分排摸了解居民的诉求,同时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跟进、协调和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在梅兰苑小区里有一个“宣传角”,集中展示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推进进度、安装前后对比图等内容。为了进一步助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朱海明表示,梅兰苑社区还成立了“加梯帮帮团”公益社会组织,为有需求的业主无偿提供政策宣传、居民意见沟通协调及申请手续代办等服务,“为居民实现加装电梯梦发挥了很大作用。”

【2022民生实事项目·对话】

让城市温度体现在每个角落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温暖社区”建设作为紧贴百姓生活的工程项目,怎样把谋划做到百姓心坎里?如何将百姓诉求融入建设项目?日前,记者就此对话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陆芸以及嘉兴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郑新娣。

问:“温暖嘉”社区生活圈的打造,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升级版?在2022年的推进建设过程中,嘉兴有何亮点?

陆芸:老百姓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肯定已经不陌生了,这是嘉兴持续推进了20年的民生实事项目。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的内在要求,打造“温暖嘉”社区生活圈就此应运而生。

我们率先印发《嘉兴市“温暖嘉”未来社区生活圈配置导则》,成为省内首个统筹未来社区、完整社区、老旧小区相关工作的市级技术导则;提出“标准引领、社区共建、品牌共绘、试点共创、温暖共享”五大行动,全过程系统性谋划推进路径;以“5分钟、15分钟”两个生活圈层,全要素整合,“存量挖潜”,重点提升面向“一老一小”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等设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务功能,实现社区层面的更新。2022年,我市成功打造了20个彰显嘉兴温度、具有嘉兴特色的“温暖嘉”社区生活圈。

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但推动过程中需要多方配合协调,建设部门是如何聚焦重点、推进这项工作的呢?

陆芸: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增加装电梯336台,其中2022年开工200台,累计建成145台,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通过完善政策支持、强化示范带动、落实要素保障等方式,全面提升加装电梯整体进度和品质。2022年4月,《嘉兴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打破了原先“一票否决”的做法,提高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市县两级的现场推进和示范带动,鼓励通过资源要素整合,将加装电梯工作与本地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和现代社区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合力破解加装电梯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将加装电梯工作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城乡风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同时发挥“红色物业”积极作用,继续完善“加装电梯+”工作模式,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让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问: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无障碍”是社会公众的共同福利。我市持续推进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郑新娣:2022年是我市持续推进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的第三年,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11个,全市已累计完成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45个。

近年来,我们以争创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为目标,把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温度、文明程度以及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坚持全方位发动、全域化排查、全项目管理、全过程监管、全要素保障,全面推进全域“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步形成从家庭无障碍改造到社区无障碍创建、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连点成线及面”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定了《嘉兴市无障碍环境设计导则》《嘉兴市党群服务中心无障碍环境导则》等规范标准,推进城市无障碍地图等数字化改革,夯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四梁八柱。

2023年,我们计划将创建9个省级无障碍社区,推进88个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实施6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惠及更多有障碍人士。

【2022民生实事项目·声音】

温暖生活 在触手可及处

何浩(嘉兴水果市场党总支书记):看了“温暖家”社区生活圈,确实感受到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诚意和暖意,不仅让居民日常需求能在便捷的活动范围内得到满足,还通过挖掘社区潜力空间,打造更多便民设施。尤其是面向老年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场景,比如送餐服务等,为因为上班而分身乏术的年轻人打消了后顾之忧。

费琳(平湖当湖街道居民):前些年我出了一场车祸,腿脚落下病根,不能远距离行走,出门也不方便。但是最近我发现,从小区服务中心到其他公共场所,扶手、缓坡等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有的公园还专门有提供给残疾人使用的健身锻炼器材,很贴心,让我觉得很温暖,也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