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十四五 > 空间规划

一图读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就,嘉兴将着长三角万般色彩!

发布日期:2023-02-24 10:55 信息来源:读嘉 浏览次数:

2月21日上午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正式获国务院批复

为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治理

提供了基本依据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包括上海市 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嘉兴市三地

约2413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明确

示范区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推进跨区域一体化空间协同治理

聚焦三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共同建设太浦河

京杭运河清水绿廊

统一示范区环保排放标准

三地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

要达到100%

长三角空间规划01.png

《规划》提出

示范区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实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空间发展,跨界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战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区。

过去十年,嘉兴市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全域环境治理,争当高质量生态文明模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新征程、新起点、新挑战,未来嘉兴生态文明建设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嘉兴将始终如一,坚决促进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凝聚美丽嘉兴奋进力量,打造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有力回应时代呼唤。

长三角空间规划02.png


《规划》强调

示范区要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不走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老路。在坚守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安全管控底线的基础上,到2035年,示范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内,较现状建设用地减少15.7平方公里。

“土生万物,地载万代”。作为全省农业大户,近年来,嘉兴始终贯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全覆盖、执法巡查全覆盖、宣传引导全覆盖、考核奖惩全覆盖,实现了全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全面突破。

如今,漫步嘉兴,守护这片希望田野的不只是农民、各级田长村级巡查员,还有24小时全天候“值守”的智慧天眼系统等。自2017年起,嘉兴市率先在全省建设了国土“天眼”系统,使80%以上的耕地纳入监控范围,全市近年来违法耕占比例均控制在1%以内,2020年更是达到0.15%,创历史新低。

2022年2月,嘉兴被列为全省“耕地视联智保”建设试点。嘉兴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全力推进试点工作。采取“人防+技防”措施,加大监测监管力度,实现耕地“两非”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从源头上解决违法违规乱占耕地问题。

未来,嘉兴将进一步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不减少。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落实建设用地“负增长”,通过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发展方式转型。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长三角空间规划03.png


《规划》明确

示范区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江南水乡特色,构建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开放式、绿色化的区域一体空间布局,扩大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优化城镇空间,构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 的生态格局、“四带多区”的农业发展格局和“两核、四带、五片”的城乡空间布局。

自2018年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四百工程”以来,嘉兴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累计减少5亩以下耕地图斑数3003个,减少零星农村建设用地规模1.81万亩,有效推进了“耕地利用破碎化、村庄用地无序化、乡村产业散乱化”的乡村用地三化治理。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7.0万亩,获取增减挂钩指标7.0万亩,其中4.2万亩用于农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合理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新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建成千亩方万亩方9片,新增清洁田园面积6.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更加有效。同时,通过“小田变大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现代农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71个,创建乡村振兴精品村20个,创建A级景区村42个,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的提升,为推动具有当地乡村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支撑。

未来,嘉兴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推动大中小城镇和乡村的集群式协同发展。强化立体交通网络和复合枢纽支撑,提高交通网络的链接效率。延续江南水乡空间肌理,融入现代元素,形成“河湖田镇村”融合共生的水乡单元。

长三角空间规划04.png


《规划》提出

示范区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着力扩大蓝绿空间,到2035年,河湖水面率不低于20.6%,森林覆盖率大于12%。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交通出行比重提升至80%。以河湖田镇村融合的水乡单元为空间载体,推动存量用地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内涵提升,促进创新空间和生态空间融合,强化“好风景”“新生态”对“新经济”的促进作用。

去年,嘉兴以“碧水三绕”的水生态修复工作为着力点,拉开“碧水嘉兴”行动大幕,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碧水绕城”“碧水绕镇”“碧水绕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治水工作卓有成效,百姓身边的一泓泓清水是最好的印证。随着嘉兴治水行动3.0的深入实施,一条条碧水河道正穿村而过,绕着日新月异的城市静静流淌。

未来,嘉兴将坚决筑牢生态基底,打造生态绿心、清水绿廊、蓝色珠链,协助构建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生态格局(即打造淀山湖、元荡生态绿心,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两条清水绿廊,构建三条联通示范区主要湖荡的蓝色珠链)。聚焦先行启动区,强化总规的有效传导,划定“水乡单元”,细化功能和空间布局。

长三角空间规划05.png


《规划》强调

示范区将依托

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推进跨区域一体化空间

协同治理

聚焦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清水绿廊,统一示范区环保排放标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断面优Ⅲ类比例100%。同塑江南运河、太湖—黄浦江、嘉兴—吴淞江三条历史文化带。统筹示范区轨道交通网络,打通省界断头路。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共建共享。

近年来,为化解跨区域“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烦恼”,嘉兴生态环境部门以“党建联盟”为突破,推进环境应急、环境监测、环评审批、环境执法、环境宣传、环境质量保障、环境纠纷化解等事项共商共推,实现交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联动升级。积极落实跨界联合执法机制,打破跨省执法壁垒。近年来,嘉兴积极探索试行加强交界区域环境应急演练和处置合作机制,创新建立跨界环境污染纠纷预防和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多部门应急联动合作。

未来,嘉兴将继续探索跨区域联合生态治理机制,明确共同的规划管控底线与标准,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标准理念统一、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执法一体、协商保障有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一张蓝图已经绘就,万般色彩纷至沓来。《规划》的批准实施,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力。以实际行动把示范区发展蓝图转化为高质量的可视化成果,努力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落地为生动的一体化示范区实践,嘉兴准备好了!

长三角空间规划0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