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信息 > 走进嘉兴营商环境(已归档) > 工作动态 > 海宁

海宁实施“拍照一件事”改革实现“一窗通拍、全域应用”

发布日期:2023-03-08 17:00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针对政务服务中人像重复分散采集、无法共享共用难题,海宁市作为嘉兴唯一全省试点县市,率先实施“拍照一件事”改革,创新打造“照片全域通”应用,于2022年9月上线“浙里办”APP,实现长三角范围内人像“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采集人像30余万张,办理各类涉人像证件业务20余万次。“拍照一件事”被列入2023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

一是整合多维场景,推动“一窗通拍”。梳理全市证件照片应用场景需求,围绕“人像集成采集、群众个人采集、群众自主调用、部门间平台共享、系统间接口共享、全域应用感知”六项重点内容,打造“拍照一件事”集成服务,可为群众提供12种规格、3种底色人像照片查询、下载、打印服务,办理公交、城铁(老年卡)、药剂师证等165种业务类证件。同时,创新推出“驾驶证照片无纸化”服务子场景,以调取电子照片替代现场拍照,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节省费用60余万元。

二是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全域应用”。启动“流动政务服务车”,延伸“拍照一件事”服务窗口。围绕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频率高、办件数量大等相关事项,定期开展“流动政务服务车”上门服务,提供户籍、公交卡等35个涉及证件照片服务事项的业务办理,打造“随时随地办”政务服务品牌。创新可信化认证,针对群众办事及社会化服务中易发生身份证未带情况,通过人像身份核验技术,在政务服务大厅、实名住宿登记等场合提供身份核验服务,目前“无证件办事”已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三是筑牢防护屏障,确保信息安全。依托《浙江省公安机关证件照人像采集和共享应用指引(试行)》《浙江省证件照人像共享应用接入规范》等安全应用机制,严格通过群众授权、计算机等保、保密责任书、人脸识别等措施确保数据共享安全。创新制定“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场景建设指引,配套出台《海宁市证件类标准人像服务一体化改革实施意见》《海宁市证件类标准人像共享应用工作规范》等改革相关文件,明确人像服务架构、人像采集程序、质量检测流程、分类入库要求、身份存储标识、共享应用标准等“六统一”工作制度,实现集约建设、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