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兴教育学院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470890431/2023-451683 发布机构: 嘉兴教育学院
发文日期: 2023-04-17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课程育人 科学育人——嘉兴市第23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小学科学专场
发布日期:2023-04-17 15:06 信息来源:嘉兴教育学院 浏览次数:

4月12日,嘉兴市第23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小学科学专场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顺利举办。嘉兴教育学院、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领导以及全市的小学科学教研员、科学教师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别在初中部和小学部两个会场同步进行,活动由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吴标清老师和嘉善县小学科学教研员沈菲菲老师主持。

随着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初阳学子”的《初阳少年争章记》的展示,活动也正式开始。首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嘉善实验学校邱毓祎书记致欢迎辞,邱书记从“怀德向善,砺行逐梦”的校训出发,介绍了学校自办学以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管理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展望。

然后,嘉兴教育学院义教处张建芳处长介绍了“南湖之春”创办的初衷及自身的成长历程。他表示“南湖之春”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优秀青年老师锻炼、展示、成长的舞台,还是我们全体教师观摩、交流、研讨的平台。开幕式后,两个会场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会场一:初中部会场

初中部会场由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王丽敏、海盐天宁小学盛苏文、秀洲区磻溪小学张丽娟、嘉兴经开实验学校朱慧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展示课。

王丽敏老师的《运动和摩擦力》一课以“非洲人民取水难”的真实情境引入,提出驱动性问题,启发学生设计出更加省力、便捷的新型运水水桶,学生通过对新型水桶的设计和制作,展开了对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的相关概念的探究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盛苏文老师带来的《增加船的载重量》一课以船的发展史引入情境,聚焦现代造船的材料和载重变化,明确本课探究目标:利用铝箔纸造一艘载重量大的船。课上,她以如何分配船舷和底面大小作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探究,最后通过小组展示和评价的方式,总结分析影响因素,感受在生活中如何控制船的载货量。学生在本节课上不单单掌握了增加载重量的方式,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了船只安全的态度与责任。

张丽娟老师的《八颗行星》一课通过建立八颗行星的距离模型和大小模型让学生体会到太阳系之大。本课以Excel表格为载体,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信息素养来对太阳和八颗行星的大小距离数据进行精细处理,真实感受太阳系的浩瀚。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处理数据,推演模型,在卷尺上建立了一个微缩比例的太阳系模型,最后交流研讨环节,师生共同分析模型,真切感受到了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距离差异以及自身的大小差异,为后续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午,朱慧老师《有关光的思考》一课聚焦学生的已有认知,借助情景剧《井底之蛙》的体验展现学生对于光的前概念,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快速聚焦。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小学生的情感,剧本式的新式引入方法持续吸引着同学们,饱含热情地学习探究。

精彩点评

上午课后,桐乡市崇福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陈梅娟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课堂点评,陈特从儿童科学的立场出发,指出科学课堂要体现科学本质,要尊重儿童认知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规律。她先后回顾了三节课印象最深刻的瞬间,与在坐老师们共同分享了三节课的精彩之处,探讨交流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课堂始终。这既让执教者受益匪浅,也让听课的老师们深受启发。

会场二:小学部会场

小学部会场由嘉兴市实验小学的阮晔斌、平湖市乍浦小学的张健、海宁市紫微小学的田汪蛟、桐乡市大麻中心学校的钟小娟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展示课。

课堂展示

阮晔斌老师的《弹簧测力计》一课,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十五种物品。在实践中,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既能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也在尝试中发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

张健老师的《热在水中的传递》一课,通过回顾引入,聚焦“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梳理学生的元认知观念,通过一张加热水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能看出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让学生思考如何能看得更清楚。通过少量滴加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流动方向,以及感温粉末的变化,发现了热对流的现象,最后回归实际,学以致用。

田汪蛟老师的《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课,让学生当了一回小小工程师,田老师在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为小泉同学的新家设计线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堂课上,学生亲身参与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等活动,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午,钟小娟老师的《仰望星空》一课,以一张维恩图为主线,充分抓住孩子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猜谜语聚焦课题,从“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入手,通过分享交流、小组合作、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丰富认识、获取信息,并不断完善维恩图。课堂上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精彩点评

上午课后,特级教师谢小立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老师应该深耕,远拓,坚持,追求教育的本真,解决真实的问题,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学习,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

专家报告

在展示课后,全体参会老师共同聆听了来自浙江省特级教师李霞老师带来的专家报告《基于科学课程标准重要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李霞老师分别从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价值导向再解析、科学思维内涵的解析、科学思维与一般思维方法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解析。她倡导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素养立意,注重综合,加强实践,突出思考。

在活动总结时,张建芳处长表示,广大教师要仔细解读新课标,要注重科学的育人导向、素养导向,强化科学实践,努力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建议学校要优化教研活动、校本研修,开发科学拓展型课程。

本次活动,与会教师在专家前沿报告的指引下,在特级教师的精准点评中,在八位老师的课堂演绎里,共赴了一场科学的盛会,令老师们收获满满!



信息来源: 嘉兴教育学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