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公安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2023-45247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发文日期: 2023-04-27

嘉兴市公安局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4-27 10:03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护航社会经济稳进提质发展

1.全面助力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委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和市委打造“智造创新强市”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助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护航“智造创新强市”20项措施,打造“枫桥经验”企业版,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多力量。

2.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打击侵害企业利益“护航”及“剑锋”“深蓝”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串通招投标、强揽工程、网上恶意造谣滋事等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企业发展、损害市场诚信的违法犯罪,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提级侦办,涉企案件移送起诉率不低于60% 。建立健全重大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加强跟踪督办,坚持追赃挽损与打击破案并重,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商业秘密保护应急响应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探索公安法律保护助推文化版权企业落地嘉兴的实质性举措,推动嘉兴争创全国版权示范基地建设。

3.坚持审慎包容执法。严格落实涉企刑事案件分级审核把关制度,对涉及上市公司、规上企业、重点项目等重大案件实行提级审核,严禁违规插手干预经济纠纷,配合开展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公安部异地办案“六个严禁”、禁止逐利性执法“七项规定”以及省公安厅涉企案件办理“十条刚性规定”,审慎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持续推进“挂案清理”工作,确保涉企“挂案”清理率达70%以上,资金整体冻结率不高于60%

4.防范涉企风险。健全常态化警企沟通联络机制,完善为企服务站和网上服务专区建设,落实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警官联络制,推进“安企共富”集成应用建设,指导企业健全内部安全防范,深化企业刑事合规指导。会同相关部门创新完善涉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虚拟货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日常监督和联合执法机制,从源头上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会同有关部门主动开展劳资、合同、融资等重点领域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严防经济金融风险向涉稳涉政领域传导演变。建立“一带一路”海外利益保护、突发案(事)件保护工作机制,动态梳理赴沿线国家出境人员名单,实时开展风险预警,切实维护在嘉企业海外权益。

5.加强惠企政策供给。优化完善出入境服务管理措施,推进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开设企业出境商务专窗,提供“全时办”“预约办”“快速办”等系列办证服务。全域推行在嘉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争取“两证合一”全国试点;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引才引智引资。推出企业预约团体办、上门办,企业亟需即时办,对化工类企业购销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即审即批”、守信模范企业“智能秒办”。深化户口网上迁移“一站式”办理、长三角区域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人才引进户口迁移“一网通办”等举措,让企业用工更加便利。

6.大力推进“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进非伤人交通事故处理“一件事”、信访办理“一件事”改革以及“电子居住证+互认互通”集成改革、户籍业务“一站数办”改革等重大应用,推动实现通办联办秒办和随时随地办。重点加快推进“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全域采集和跨部门场景应用体系,3底前完成全省试点建设任务。

7.构建新型行政监管机制。开展监管事项统筹归并,推行涉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清单,实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和“无感式”监督,减少扰民扰企。加快公安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尽职免责、信用修复管理机制,在治安、禁毒、交管、网安等领域探索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模式。

8.完善服务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开展政务服务窗口“五美”指标指数评价体系建设应用,实现政务状态一屏展示、窗口运行数字赋能、评估指标直观精准。

、打赢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系列安保硬仗

9.打造“智能、无感、动态、和谐”安保嘉兴模式。统筹推进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安保工作,组织开展“迎亚运、保平安”系列行动,科学构筑“环浙、环赛区”查控圈,把不安全因素过滤在远端、消除在外围。准确把握涉外执法政策策略,健全完善执法标准、执法细则和实战指引,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模式。

、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10.提升重大风险预警防范能力。迭代完善多跨协同的“感知识别、研判预警、管控干预、评估反馈”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形成全领域全过程抓平安态势。建立健全属地为主、分工负责、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提高先兆性苗头性风险隐患精准排查处置能力,坚决把风险隐患处置在事发之前,有效防范经济、金融、民生、执法等风险向社会稳定甚至政治安全领域外溢传导。

11.加强重点物品监管。积极推行“物管通”应用,严密落实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爆物品、烟花爆竹、散装汽油等重点物品治安防范和流向管控,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场所的检查整治,确保“不流失、不打响、不炸响”。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寄递物流行业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制度,坚决斩断非法流转通道。

12.强化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开展七大行业领域起底式排查研判,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深化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犯罪。统筹推进“云剑”“断卡”“云战”“昆仑”“獴猎”等专项行动,适时组织开展“清风2023”“钱潮”“铁拳”集中统一收网行动,严厉打击整治严重暴力、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妇女儿童权益以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七类严重暴力案件破案率达到100%,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两升两降”。加大传统侵财性犯罪等民生“小案”破案力度,追赃挽损率力争达到20%。推进毒品问题重点地区和单位整改,统筹开展全国示范创建、县域毒品治理、“无毒乡村”建设。建强“网约”“大数据”等三大工作室,分类分域组建市县两级预防打击专项团队,打造网安预防打击嘉兴品牌。

、强化公共安全治理

1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主动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体系建设,加强源头管控、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依法履行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围绕多场景救援环境,加强公安与民间救援力量协同配合,高效开展防汛防台等抢险救灾工作。

14.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纵深推进交通安全大会战,开展新一轮交通安全治理三年行动,确保全年交通事故亡人数稳中有降,严防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开展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等事故高发路段专项治理,11月底前推动交通部门完成400公里农村道路改造,各镇(街道)自行改造提升不少于两路、两桥年底前完成100公里高速低等级护栏改造依托科技手段加强智慧化管理,3月底前新增715路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识别监控12月底前建设完成11高速公路低速行驶、违法停车等异常事件检测点位和低速预警平台提升企业物流通达能力,取消冷藏车等厢式货车平峰时段通行限制,落实货车进城通行证“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等服务,9月底前建成“错时共享”停车位1500个,全年完成150绿波道路建设

15.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载体,擦亮智安系列创建的嘉兴名片8月底前各地至少建成1个“智安企业(园区)”,年底前实现“智安街道”全域覆盖。加强南湖、乌镇、西塘等旅游景区以及人员聚集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警官联络、常态巡查、审批许可等七项机制,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16.大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净网系列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每月一主题护网演练,确保网络安全隐患发现、通报、整改、反馈全流程闭环。开展“枫桥式”公安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打造具有辖区特色的网安互联网治理模式,推动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攻坚“公安大脑”建设

17.推动“浙警智治”平台2.0版在嘉兴落地。严格落实融合共享、全域贯通、生态体系、安全可控等要求,2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与“浙警智治”平台线路联通,5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与“浙警智治”平台资源联通,并向“统一调度使用”逐步演进。

18.健全完善大情报全面主导警务战略下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总机制。3月底前出台“情报研判师”“数据分析师”评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开展初级、中级“双师”认证,建立完善专业研判与综合研判相结合、战术研判与战略研判相结合的情报研判机制。

19.推进县级公安机关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试点。聚焦职能体系重构,做好经开区公安分局市级试点跟踪培育,加快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配套警务运行机制和流程再造,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

20.规范市县两级合成作战中心建设运行。按照分级分类建设要求,建立“常态、专项、安保、应急”等不同运行模式,优化“1+6+N”警务运行体系,实体化、常态化高效运行“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并在试点基础上推广线上合成作战中心建设。市级突出专业化细分,提供专项性指导支撑;县级立足辖区治安状况和工作实际,简化功能区设置,统筹使用警力资源。

21.完善市县两级处突体系建设。优化1.3.5”快处体系,健全运行快响激活、扁平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处置、支撑保障、复盘评估“六大机制”,推动全市公安巡特警防暴小队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年底前治安复杂区域派出所轻装PTU实现100%覆盖,全面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22.健全“预防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工作机制。加快构建“1316”专业打击体系,完善以侦查反诈中心为引领的三级打击架构,着力提升专业打击能力,推动从个案打击向全链条、全环节生态打击模式转变。持续深化“四专两合力”建设,推进市县两级反诈中心规范化,健全完善涉网新型犯罪打击治理体系。

23.构建“全量归集、多维集成、闭环管理”治理体系。推进市县两级防控治理中心建设,全量归集“人、地、物、事、单位、行业、网络”等要素数据,统筹开展预测预警、研判分析、合成作战。构建全市统一地址库,优化迭代实有人口、实有房屋、重点物品管理集成应用建设推进重点行业、单位管理集成应用建设,延伸覆盖毒品治理、交通治理、外国人管理等多跨场景

24.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建设,6月底前100%实体化运作。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抓好35项高频车驾管事项在基层窗口落地,探索推出机器智能审批、智能语音客服等一批智能速办应用,一网通办率不低于95%,高频事项政务2.0平台收件占比不低于60%。拓展延伸服务网点触角,积极推动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便民服务中心,进驻率达85%以上。

25.构建现代化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执法责任体系,持续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迭代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6月底前不达标中心完成改建验收,11月底前需优化提升中心完成立项。争创柔性执法工作全省标杆示范点3月前制定“两轻一免”指导意见以及行政裁量实施细则,推动柔性执法举措有效落地。开展“防失职、防渎职”专题培训,加大对监督立案撤案、有案不立等突出问题的剖析整改力度,全面推广“审小秘”智能审核助手,6月底前在全市推广运用。

26.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建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立健全在线会商机制,完成以两队一室为基本架构、社会联动为补充的勤务运行模式,高效开展跨警种、跨区域、跨层级合成作战。按照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完善重要指令限时、提级、盯办、销号机制。持续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和“权责清单”,健全警种支援、所队联勤、综合保障等工作机制,推动派出所从回归主责主业到做强主责主业。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7.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建设。开展“枫桥式派出所、交警中队”结对共建,做实以人口为中心的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持续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建设,建立完善以社区民警为主、以村社为衔接、以网格员为辅助的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以“枫桥式交警中队”创建为抓手,深化交管网格化警务改革,健全网格绩效评价体系。

2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严格落实市“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配齐配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加快推广应用流动人口“码上”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房东自主申报,做到“以码管人、以码管房”。积极推行村规民约、租房星级评定、企业平安指数等平安共治模式,压实房东、企业等社会主体责任,着力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29.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滚动排查婚恋感情、家庭邻里等显隐性矛盾纠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回头看”,力争实现高、中风险在3月底前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命案防控大会战,深化风险警情闭环管理系统运用,畅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双闭环”,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深入开展公安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常态落实领导干部阅信、包案、接访制度,健全完善“接诉即办”“拘调衔接”等机制,依法打击违法信访人员,确保信访积案在6月底前基本化解、8月底前保持动态清零。

30.深化警源治理。3月底前,提请市“两办”出台《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细则》,推动建立镇(街道)非警务事项即时响应、协同处置机制,扎实推进全市12345110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联合运行管理体系建设,9月底前,全面实现三方平台互联互通。完善由社区书记任站长的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运作模式建立健全问题联处、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31.深化“四治融合”。以群防群治为关键、坚持自治为先,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建立健全“基层吹哨、机关报到、群众吹哨、干部报到”工作机制,探索推广“警保联防”“乡音驿站”“乌镇管家”等经验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动更多群众、平安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锻造堪当现代化重任的红船铁军

32.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深化“第一议题”“第一课”制度,推动纳入社招新警入警培训、警衔晋升及各类专题训练班,创新支部书记上党课、“主题党日大家谈”、青年民警大宣讲等教育形式,完成覆盖全体民辅警的政治轮训,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33.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刚性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规范,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监督,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贯彻执行到位。

34.做好“党建+”文章。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以打造“最红党支部”为载体,大力推进市局机关“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打造公安红色特色品牌矩阵。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和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挂牌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

3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贯彻执行2022年新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严格落实“凡提四必”等监督机制。加大职级晋升的力度和频度,每季度开展1次一长(一级主管)以下职级晋升,推动建立较高职级晋升路径。实施青年民警成长“青蓝工程”,组织开展民警互挂交流,健全平时、专项、年度、任期考核体系,分级分类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交流政策,畅通干部上下交流渠道,刚性执行关键敏感岗位、重要执法岗位任职期满交流。

36.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系统谋划人才招录、培养、使用机制,大力推进社招、选调生、特殊专业人才招录以及面向基层公开选调优秀民警,着力形成门类齐全、能力互补的专业人才队伍结构。

37.深入开展实战练兵。加强教官队伍建设,修订全市兼职教官办法并评聘新一轮市级兼职教官,举办民警武力使用、辅警骨干教官培训班。大力推进“走进式”“沉浸式”教学,优化警衔晋升培训机制,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红蓝对抗”实战训练年底前市级专业警种普遍组建“红蓝攻防”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在组建派出所、交警队专业性“红蓝攻防”队伍基础上,组建1支多警种、多专业合成的综合性“红蓝攻防”队伍。

38.加强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从严抓好辅警队伍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推行辅警队伍层级化管理、差异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辅警岗前、在职培训、日常训练等制度,全面提高辅警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深化省厅“辅警数智化管理模块”应用,全面提升辅警队伍建设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辅警薪酬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合同直签、体检、工会等保障。

39.深化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健全完善发掘、培养、宣传、引领、管理“五位一体”培树机制,梯次推出一批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全市有口碑的红船旁“三能”先进典型,持续擦亮“红船卫士先锋”特色品牌。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加大及时性表彰奖励力度,开展战时表彰奖励。做强公安新媒体矩阵,积极策划推出全景展示嘉兴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媒体产品,讲好嘉兴公安故事。

40.深化清廉公安建设。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办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加强“四不两直”式督导检查,刚性落实民警退回待岗制度,持续加强“八小时外”管理,严格落实饮酒报备、个人借贷款报告等一系列制度,从严落实民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禁业清单”,加快构建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闭环监督体系。大力开展18个清廉公安建设示范试点单位培育工作,选树示范试点单位。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全警观摩警示教育片,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

41.做好暖警爱警工作。积极做好入警、授奖、授衔、退休等荣誉仪式。全面落实健康全周期管理十二项措施,实行患病对象跟踪管理,着力畅通“就医”绿色渠道,最大限度避免“非战斗性减员”。常态有序规范推进“团圆”计划,帮助解决一批民警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落实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办法,旗帜鲜明支持民辅警依法履职,依法严肃处理袭警、辱警等行为。持续加强派出所营房建设,不断优化基层民辅警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