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民生实事项目 > 历年民生实事项目

政在为民 ③|站上智慧风口,停车不只快起来

发布日期:2023-05-24 09:32 信息来源:读嘉 浏览次数:

政在为民.jpeg

城市停车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需要不断迭代升级与探索调整。解决停车难,仅仅依靠增加停车位还不够。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同样不可小觑。

使用更方便、停车更顺畅、收费更便捷,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停车,成为破解停车难的又一有力举措;多形态立体停车场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上天入地”挖掘停车资源;提供停车引导,让市民提前作出判断和选择,停车诱导系统惊艳禾城百姓……人们欣喜地看到,嘉兴已着手行动起来,竭尽所能纾解停车矛盾。未来,让城市“好停车”或将不再成为无解的难题。

政在为民 ③01.jpeg

让城市停车更智慧

“滴——欢迎光临。”昨天上午,市民李宏明像往常一样开车进入市区砖桥弄小区,他要去探望一位亲戚。智能识别车牌之后,停车场的智能道闸自动抬高,李宏明驾车驶入停车场,很快就停好了车。

下车之后,李宏明仔细观察了下这个停车场:平整的土地、整齐分布的车位,粗略数数,共有约40个停车位。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小区的一块闲置空地,车辆胡乱停放、杂物随意堆放……不文明现象频现。

“我印象中,老小区的停车场一般都是人工收费的,排长队、自备零钱,麻烦得很。”李宏明说,如果碰上同一时间很多车辆要进出,负责收费的工作人员根本顾不过来,非常容易造成堵车,“要是碰上个动作不熟练收费员,还要等上一会儿,后面的车早就在按喇叭了,那叫一个急啊!”

政在为民 ③02.jpeg

部分免费停放的公共停车场内,停车位被某些任性的车主长期占用,一停就是一整天,甚至成为“僵尸车”,本就有限的停车位资源,更显捉襟见肘。如何提高停车位资源的利用率?既要做足“加法”提高停车位有效供给,也要做足“减法”抑制不合理的停车需求。

寻找停车场难、场内找车位难、停车后寻车也难、出入时缴费排队更难……上述场景正是当下停车难的真实写照,建设智能停车场可谓应时之举。

配备智能道闸系统,车辆进出场的时间有迹可循;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提前支付就可以快速离场;还有ETC不停车收费、无感支付,多种无人收费管理模式涌现……直戳“高频+刚需”,是城市解决停车难的重要举措,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更新与建设,智慧停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常态”。

政在为民 ③03.jpeg

智慧停车不仅有效提升了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缓解了停车场使用效率低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还解决了停车场的缴费痛点,更好地满足了车主出行停车的需求。停车难这一“成长的烦恼”,正在通过各种智慧、科技手段得到消解。相应地,城市停车难、乱停车、交通堵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智能化的设备用起来确实方便多了,排队缴费的现象很久没看见了,还是政府想得周到!”李宏明说。

打开“脑洞”纾解停车难

城市管理是一个综合体系,面对停车难这样的问题,就要运用空间、时间、多元、全域、整体等思维,打开“脑洞”。

对于立体停车库,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在前面加上了“全智慧”的定语,让人颇有一番新奇感。不少市民就是带着这份好奇,前往秀洲区江南摩尔南侧体验了全智慧地下立体停车库。

把车辆开到停车库门口,自动识别车牌后,升降门自动打开。市民黄聪根据提示把车辆缓慢驶入停车库,熄火,拉手刹,锁车,整个停车过程只用了几十秒。接着,黄聪来到停车库外,点击一旁显示屏上的“我要存车”,确认车牌号、注意事项后再点击“启动存车”,升降门便缓缓合上了。

政在为民 ③04.jpeg

“听说取车的时候,还会帮忙掉好头。”说着,黄聪就想试一试取车。在停车库门口的显示屏输入车牌号,等待约2分钟后,车库门便打开了,车辆果然已经调整好了方向,可以直接驾车驶离。“太方便了,对于车技不好的人来说也是一大解放,这个智能立体车库真炫酷!”亲眼见识之后,黄聪对此赞不绝口。

嘉兴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将停车位“叠起来”,用高度换面积,实现了城市停车场扩容。全市首座全智慧立体地下停车库从多个维度展现了嘉兴的智慧:在用地资源极为紧张的市区,建设占地少、开挖少、停车效率高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停车库内无上下坡道及转弯,极大提升了存车的空间效率,以技术换空间;存车即停即走,取车理论最长等待时间为150秒,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以空间换时间。

政在为民 ③05.jpeg

嘉兴跳出点、线、面的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及闲置用地建设停车场,促进停车资源优化配置。“立体思维”的运用,统筹化解城市停车的各种难点、痛点、堵点,满足了百姓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期待。

这份美好,也即将呈现在更多地方。遇上“接种日”,南湖区新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沈伟就非常头大,蜂拥而至的车辆,让现有的21个停车位根本满足不了。

目前,卫生服务中心在进行改扩建,由于地面空间有限,停车场建设转向地上立体空间拓展,智能立体车库建成后将使用智慧存取车系统。“改造完成后,将增加80个停车位,一是极大地缓解停车难,二是不用抽出人手去维持秩序,智能系统会搞定一切!”沈伟说。

让车位“转”起来

昨天上午9时,市民胡女士带父亲到市中医医院看病,此时正处就医高峰期,院内停车场已无停车位。父亲腿脚不便,胡女士打开手机上的“嘉兴泊车”小程序,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一张停车位地图随即显现——最近一处的瑞鑫大厦停车场,当前停车位余量52个,距离仅有150米。胡女士很快找到了停车位,直呼方便,“以前来看病,找停车位耽误时间不说,医院过号更麻烦。现在从找停车位到存取车,时间大大缩短。”

政在为民 ③06.jpeg

过去,嘉兴市民寻找停车场更多是靠第三方地图软件,好不容易找到停车场,却发现要么不对外开放,要么显示车位已满。一来二去,停车场虽然建了不少,停车难问题还是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现在,嘉兴拿出了新解法——针对停车场运营管理,研发了“嘉兴泊车”小程序。截至目前,该小程序接入全市停车场900余个,接入车位18万余个,实现停车资源一网汇聚、一屏展示、一键推送,市民不用求助也能精准找到最近的停车场,“全市一个停车场”已具雏形。

政在为民 ③07.jpeg

不仅是线上,嘉兴还在线下逐步扩展智能停车的使用场景。停车诱导系统由信息发布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后端管理子系统组成,让市民在还没到目的地就能知晓停车场的剩余空位。

近日,“五一”假期没有离开嘉兴的沈洁打算带孩子错峰出行,在驾车开往嘉兴南站的路上,她还在担心没有停车位怎么办,但行至商务大道,就看到了一块电子屏,上面显示嘉兴南站停车场余位390个,她悬着的心瞬间放下。行驶到离嘉兴南站只有一个路口时,又有一块电子屏显示着4个停车场的余位,沈洁选择距离最近的停车场停车,“几公里外就能知晓哪个停车场有剩余空位,不怕停车误了车次,太方便了。”

政在为民 ③08.jpeg

“现在启用的是二级、三级诱导系统,一级诱导系统将在本月底建成运行,届时,大家可以在距离嘉兴南站3公里外就能了解到停车场的情况。”嘉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期诱导系统将按照《高铁南站片区交通及环境风貌提升方案》和社会反馈意见建议,安排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规划,最远在4公里外就能知道停车场的情况。”

建设停车诱导系统,既为驾驶员提供停车诱导,减少停车出入口、主次干道的拥堵,还可以避免有的停车场“吃不饱”、有的停车场容纳不下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智慧停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以人为本,坚持统一规范、统一标准以及融合、复用、兼容等基本原则。接下来,市建设局会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将在停车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方面加大力度,改造更多的智慧停车场,并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建、扩建更加完善和智能的停车设施,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有效保障、合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停车需求,实现传统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