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平湖市

擦亮高质量发展 “双碳”成色

发布日期:2023-06-15 10:28 信息来源:平湖市 浏览次数:

位于曹桥街道的马厩村,以“低碳+运动”为理念,打造了一条“碳为观智·桨领风华”美丽乡村精品线。绿水青山环绕下,村里建设的赛艇中心、低碳科普馆、数字桥史馆,以及桥头公园、零碳水手公园、低碳示范田园等场景,因地制宜植入了“低碳细胞”“低碳元素”,让美丽乡村在“串珠成链”之间更显“低碳成色”。这是平湖践行“碳中和新乡村”新理念,通过融合创新,迭代升级低碳场景,让“低碳”理念切切实实融入寻常百姓的一个缩影。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21年成功列入浙江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建设以来,平湖把实施“双碳”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先行的重大机遇,以精准降碳为重点,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砥砺进取,突破创新,积极推动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低碳转型,大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

擦亮高质量发展“双碳”成色,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源头发力,优化低碳能源布局。地处杭州湾北岸的平湖,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发展优势,以重大能源项目为抓手,多点发力、先立后破,逐步形成了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生物质能、氢能等为辅的低碳能源结构,在低碳能源供给侧巧做“乘法”,聚力铸造绿色低碳的动力源,能源结构优化走在了全省前列,迈出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步伐。

擦亮高质量发展“双碳”成色,要坚持以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为核心抓手,引导更多的企业向“绿”而行。今年3月,平湖在全省率先启动环境准入制度改革,在规划环评工作中开展“碳评价”试点,严把企业入驻“碳排放”门槛,通过合理优化测算评价方法,目前已完成737家规上企业的年度碳排放量测算。同时,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为重点,结合“腾笼换鸟”,全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物减排,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值碳排放、清洁能源占比等“碳均效益”均达到领先水平。

擦亮高质量发展“双碳”成色,要在做好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改造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农业等其他领域的减碳,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碳中和的成本。多年来,平湖坚持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努力将生态红利变成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如位于农开区(广陈镇)龙萌村的东郁植物工厂,通过量身定制“氢光储充”一体化新型智慧能源站,年发清洁电量达到34.6万度,降低用电成本预计达146万元。植物光合作用每年可消耗二氧化碳36吨,完全消纳了“植物工厂”内现在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还同步运用碳捕集、碳封存技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碳的消耗,最终实现“负碳”排放。

除了“负碳”植物工厂的搭载,平湖还致力于将更多新型技术带入产业,以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比如,推广水稻“蓄雨+薄露灌溉”技术,形成“农田+生态排水沟+生态河道+圩区”水体自净修复系统,仅农田灌溉机埠用电每年可节约23万度,节约农业用水462万立方米。

推动能源绿色革命、工业绿色转型、农业绿色生态,推进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打造过程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平湖各地通过建立健全“低碳惠民”机制,解码“低碳共治”新路径,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了方方面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大家的共识。向绿而行,平湖大地正在蓄势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双碳”绿谷,奋力书写全省能源低碳发展的“平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