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专业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确保顺利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两个率先”,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各地、各部门在2023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扩大内需,展现投资消费新气象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市“551”工程,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0个,新建项目开工率三季度达到100%,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加强项目储备,聚焦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储备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确保重大项目接续有力。积极争取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区域试点,力争地方政府债券额度300亿元,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土地保障和能耗单列。
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加快建设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加快通苏嘉甬高铁、嘉兴机场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交通投资380亿元以上,其中铁路和轨道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做实沪乍杭铁路、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下沙至长安线、铁路杭州萧山机场接线工程嘉兴段早日开工,争取秀洲至海宁、海盐至海宁市域铁路纳入国家轨道交通相关规划。
大力提振消费。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推动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加速回暖,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引进知名品牌在我市开设中国首店、浙江首店和嘉兴首店20家以上,力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步行街、商圈经营模式创新和功能提档升级,完善社区商业设施配套,加快平湖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建设。提振文旅消费,做精做优“船游嘉兴”“中国古镇看嘉兴”等品牌,打造长三角旅游重要目的地。
二、聚焦智造创新强市,增强产业科创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启动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快建设亚太路科创带,持续打造南湖湘家荡、秀洲天鹅湖等科创湖区。做大做强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积极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打造长三角科创成果转化高地和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基地。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推进“百企百院”建设,持续提升规上工业百强企业研发机构能级,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大力引育科技人才,确保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入选数保持全省前列。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组织实施数字化绿色化“两化”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家,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0家。深入实施“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开展“雄鹰行动”,加快形成龙头企业统筹、“专精特新”企业壮腰、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机制,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0家,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000家,腾退土地2万亩,淘汰落后用能60万吨标煤。
着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服务业“645”产业体系,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1家,继续打响服务业强镇(街道)品牌,大力培育亿元、10亿元、50亿元楼宇,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基地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三、聚焦首位战略,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
加快提升首位战略显示度。深化推进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加快打造嘉善北部新城、中新产业园、祥符荡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推进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建设,促进嘉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推进杭海国际数字贸易新城、长三角传化智慧港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海宁临平、海宁钱塘合作区块以及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启动区块建设。积极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争取设立湾北新区,打造杭州湾北岸重要增长极。
不断提高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深化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建设,力争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推动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做强浙江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嘉兴综合保税区。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全力抢订单拓市场,组织30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境外展会200场以上。壮大贸易主体,深化“三个100”行动,推动外贸品牌化、专利化、数字化发展,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500家以上,力争出口名牌企业达到135家。
深化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形成有机更新闭环管理机制,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迭代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持续推进“四个一”示范工程创建。因地制宜打造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等绿色公共空间,新增城市绿地100公顷,新建改建公园绿地20个,打造“5分钟见绿,10分钟进道”生活服务圈。加快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实现未来社区镇(街道)创建全覆盖。建立健全城乡风貌管控长效机制,突出抓好22个省级第二批风貌样板区建设。
四、聚焦营商环境,激发改革攻坚新活力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强化惠企政策落地,全年为企业减负200亿元以上。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留给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40%,给予小微企业10%以上价格扣除评审优惠。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00亿元以上。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等,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确保营商环境便利度保持全省前列,擦亮“浙里最‘嘉’”营商环境品牌。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两个健康”建设,营造干事创业和尊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完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提升归集共享能力,深化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率达到90%。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国企降本增效。
五、聚焦绿色低碳,迈出生态建设新步伐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1+N”政策制度,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争创工业型减污降碳创新城市,抓好2个省级低碳试点县、3个低碳试点镇(街道)和17个低碳试点村(社区),推进桐乡生态价值转化GEP核算试点。有序推进能耗双控,严格节能审查能效准入管理,深化用能预算化管理试点,完善能效导向的预算分配制度,力争全社会能耗强度下降4%以上。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加快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建设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基地。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0万千瓦以上。大力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抓好8个省级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纵深推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体系试点。
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全力推动水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深化近岸海域治理,加快水源生态湿地提升改造,市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稳定在9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工业领域废气整治,开展清新园区建设和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体化改革试点。积极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深化高能级农业产业平台建设,开展绿色农田示范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4个以上。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未来乡村为示范,以共同富裕为追求,建设7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推进和美乡村联创联建。推进第二轮美丽城镇样板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六、聚焦共同富裕,推动民生福祉新提升
扎实推进“扩中”“提低”。深化“扩中”“提低”行动,实施重点群体激励计划,加快推进家庭型财税政策体系改革试点。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十百千万”“启航创新”“暖心帮扶”等五大行动,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全省领先。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持续擦亮“幸福一‘嘉’人”民生优享品牌。依托“浙里公共服务在线”,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优质化、均衡化、数字化发展。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庆丰路高中、长三角国际医学中心等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中小学学位8000个,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南湖学院特色化发展,推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扩容提质培优。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实现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镇(街道)全覆盖,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持续推进禾城文化复兴,谋划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文旅重大工程。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力争新增参保5万人。实施各类待遇标准动态调整,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抓好长期护理保险省级试点。抓实社会救助,实施困难群众“共富十助”行动,深化“党建+社会救助”全国试点。
持续深化建设平安嘉兴。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强化医疗物资储备,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防护。深化“四治融合+协商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聚焦食品药品、危化品、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推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左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附件:1.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
2.2023年度嘉兴市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表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