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民生实事项目 > “七优享”工程

打造民生“七优享” 共筑温暖“幸福嘉”

发布日期:2023-07-20 10:03 信息来源: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到2027年,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95%,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亿元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10个……”

今年3月,《嘉兴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印发,嘉兴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领域中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推出31项具体举措,全面开创符合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定位的社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嘉兴着力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切实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幼有善育,是托起城市未来的挚爱。嘉兴积极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和现代社区幸福人居环境,通过打造国家级婴幼儿养育照护示范指导中心,护航生命“第一公里”,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聚焦普惠托育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减免租金等方式,在全省首个实现普惠性托育机构镇(街道)全覆盖。例如,给予托育机构每个班级5万元建设补助,对普惠型托育给予每人每月300元到700元的运营奖补,给予示范性托育机构10万元到30万元奖励,以“小托育”解决“大民生”。

学有优教,是国之大计,更润育未来。近年来,嘉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海盐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秦山小学的花样跳绳队、官堂小学的空竹队、滨海中学的自行车队……实现了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目前,全市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培育老年教育示范校8所,为335282名义务教育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县中崛起”一对一结对帮扶学校3所……为民办优质教育底色愈发明显。

劳有所得,是奔向美好生活之基。嘉兴始终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让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有活干有钱赚,全市已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65万人次,嘉善县零工市场建设项目被列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零工市场培育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0个零工市场,促进零工人员实现就业增收1.2万人次。当前,核心指标“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全市完成数为95.84%,列全省第二,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病有良医,是新时代民生幸福的有力保障。嘉兴高标准打造“名医到嘉”品牌,截至5月底,全市已与70家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共建329个合作项目,惠及群众114万余人次,节省群众看病就医及往返交通等费用达9.5亿元。高水平推进县级医院建设,桐乡市被列入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投资11.24亿元迁建市中医医院,占地面积129.7亩,为健康共富先行示范打造全民健康中医医学中心。

老有康养,是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路径。嘉兴聚焦破解难题,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我市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人)已达22.8人;长期护理保险创标提效,目前已有429万人参保,完成年度目标。秀洲区针对98%以上老人居家养老的实际,以“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监测+订制式服务”,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根据全区老年人占比高、助餐需求多样的现状,因地制宜探索“中央厨房”“私人厨房”“共享厨房”等多元助餐模式,全区年累计送餐量约26万人次,日最高送餐2000余人次。

住有宜居,是温暖人民群众的心头大事。嘉兴通过强谋划、优服务、重保障,已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万套(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目前已达到91.67%,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嘉兴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92个、5866幢,累计受益人口57.6万人。南湖区2023年重点创建建设街道子城传统风貌区,计划申报解放街道火车站城市新区风貌区和新嘉街道月芦文杉传统风貌区,结合34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提高城市的能级品质,系统激活城市活力。

弱有众扶,让越来越多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嘉兴开展困难群众“共富十助”专项行动,与“弱有众扶”优享工程统筹推进,今年1至6月,全市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资金近1亿元。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均居全省第3。平湖市连续多年实施“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项目,累计惠及3930户,户均年增收5400多元,为333户困难家庭改善居住环境,935名65周岁以上的困难老年人享受每10天一次的营养物资配送上门服务,406名困境儿童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推动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美好擘画变为现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专班办公室主任吴国明说:“嘉兴将精准对标人民群众新期盼,优化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更新工作理念,高质量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高标准建成每一个民生项目、高水平解决每一件急难愁事,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负时代重托,不负群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