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208号提案的答复
廖帮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嘉兴市碳数据+投融资服务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办高度重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6家会办单位认真研究,在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基础上,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措施
您在提案中提出通过碳数据+碳金融+碳交易与区域高耗能的产业有效衔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和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探索专业化、差异化试点路径,打造两平台一中心的意见建议,具有前瞻性,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们围绕这个方向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导,明确“数智”控碳工作思路
我市重视“双碳”数字化改革,已出台文件明确“数智”控碳思路,打造“双碳”数智平台。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数字化特色应用场景,协同打造省双碳数智平台,建设满足嘉兴需求的特色应用场景,解决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实现数智控碳”;聚焦我市产业基础和结构实际,4月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嘉兴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数智赋能技术手段,打通‘双碳’数智平台等应用成果,完善管理制度、基础能力和市场机制”。
(二)突出数字赋能,增强碳排放数据管理能力
依托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已搭建嘉兴市智慧能源监管平台,围绕能源数据枢纽、企业提质增效、用能预算管理、应用突破创新“四大中心”,搭建监测大厅、用能预算、区域监测、能效提升、能评监管、数据仓库“六大场景”,借助省级统建的节能降碳e本账、减污降碳在线等应用,初步实现能耗双控与“双碳”工作贯通,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加强企业能耗监测、工业专项节能监测,加强违规企业失信联合惩戒。加强对经济运行、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数据的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回溯,深化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目前已完成856家重点企业基准能耗核定录入、38家供能单位数据集采,进度居全省前列。开发“煤样一链管”平台,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领导的肯定,大幅提升了嘉兴市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能力,为减轻企业第二履约周期配额清缴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三)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开展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能源、农业、金融等7个工作专班,以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工作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省高质量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近日《嘉兴市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和《嘉兴市碳普惠建设管理办法》已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待印发。工作方案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名参与、逐步深化、示范创新”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碳普惠交易,将碳普惠交易打造成践行嘉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金名片”的重要品牌,拟依托嘉兴市国投公司下属嘉兴市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组建嘉兴市碳普惠交易运行管理中心,承担碳普惠交易运营管理职能,建立碳普惠交易平台。由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嘉兴市碳普惠减排量持证中心,委托嘉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开发碳普惠项目,建立碳普惠项目库,定期向项目方推送政策优惠、融资需求等信息,为碳普惠项目提供多元化支持。
(四)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低碳转型发展赋能
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环境,依托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南湖基金”小镇投融圈举办政银企绿色融资对接活动,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融资需求对接。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开展银企项目对接,支持银行机构优先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园区提供融资支持,为碳减排成效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大力发展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绿色权益抵质押融资业务,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碳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以股票、债券等形式募集发展资金,引导银行积极承销双创、绿色、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截至5月末,全市绿色贷款新增582.67亿元,同比增长24.59%。今年新增发行绿色债券24亿元,宁波银行嘉兴分行创新发行“碳中和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善减污降碳数据管理平台功能。加强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持续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在“煤样一链管”平台建设基础上,开展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CO2在线监测试点工作,将平台形成的碳排放数据与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开展智能核查,提升碳监测能力。建设“减污降碳在线”应用场景,搭建嘉兴市“两高”行业减污降碳数字化平台,建立“两高”行业减污降碳政策体系,开发碳准入、碳管控、碳应用等功能模块,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建立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力争到2023年底,形成碳普惠交易建设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交易平台、研究制定各领域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政策,实现嘉兴市碳普惠项目常态化交易。健全资源环境市场配置机制,参与各省市间碳普惠市场规则共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产品互认。加强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的对接,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资源,开展碳咨询服务、碳账户建设、碳资产开发,碳标准制定,国际碳资产投融资开拓等方面合作。
三是构建绿色低碳投融资激励机制。加大对绿色产业和技术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将重点用能企业(项目)碳表现作为授信审批重要依据,创新开发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强化数据治理、信息披露报告编制等能力建设,立足辖内金融机构发展实际,有序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在碳普惠项目库建立基础上,探索实施绿色项目投融资服务,紧盯能耗大户开展节能降碳项目试点,理清碳资源,管好碳资产,开展碳评价,评价结果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支撑。引导金融机构深化碳数据运用,实现生态信用向金融信用转化。
感谢您对我市“双碳”建设及绿色项目投融资服务的关注和支持!
嘉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