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社区“海纳”协商驿站办实事解民忧
■撰文 朱林燕
“做个围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垃圾房异味飘散。”……近日,在海盐县武原街道海兴社区“海纳”协商驿站里,联系社区的政协委员、社区负责人、相关商户、芳满庭物业、业委会代表等坐在一起协商讨论。
前期,武原街道的政协委员在收到芳满庭商街垃圾房味道难闻的问题后,迅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问题症结后,随即与海兴社区联合召开协商会。综合各方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在垃圾房大门处增设一段围挡,这样既不影响垃圾车进出,又能阻隔垃圾房的异味,有效解决困扰商户的“烦心事”。
居民矛盾纠纷怎么解、商区汽车乱停怎么办、污水满溢怎么处理……在海兴社区“海纳”协商驿站里,委员们经常参与协商解决群众的这些大事小事。“海纳”协商驿站坚持“请你来协商”议事机制,由委员们联合社区,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对社区治理问题开展协商,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协商驿站“红色圆桌会”“儿童之家小小网格长”“红小七志愿集市”“红四方闭环治”等协商和管理品牌,倡导众人事众人议,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对症解难。“社区要不断凝聚‘新’力量,让自治先锋力量当好‘大管家’”。武原街道政协委员张晓滢表示。
近年来,武原街道协商驿站积极参与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由委员们和社区主导,新居民和本地居民共同参与,组建新羽服务团“反哺”社区大家庭。目前已成功化解社区邻里纠纷、家庭情感问题等10起。同时,协商驿站实施“自治有约、商铺有伴”幸福街区睦邻共治,由委员们发动商户组建商铺自治联盟,形成“每月一议事、每月一互查、每月一评比、每月一参与”的“4个1”机制,先后助力完成商业区垃圾房建设、电瓶车充电桩安装、阳光街区数字化改造等工作。
“海兴社区‘海纳’协商驿站是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基层协商平台,是协商文化内涵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协商驿站将继续发挥基层协商作用,优化协商议事机制,以高质量的协商成果助力社区基层治理。”武原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委员履职小组)主任陆俊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