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务数据办 > 其他信息 > 互学互比 > 职能发挥
索引号: 002546189/2023-459817 发布机构: 市政务数据办
发文日期: 2023-08-11 组配分类: 互学互比
有效性:

忆撤地建市四十年 赞嘉兴发展新成就 | 中山路的蝶变 嘉兴人的骄傲
发布日期:2023-08-11 17:03 信息来源:政务数据办 浏览次数:

日前,市委老干部局公布了全市老干部“忆撤地建市四十年赞嘉兴发展新成就”主题征文活动获奖情况,市政务数据办退休老同志张根甫撰写的《中山路的蝶变嘉兴人的骄傲》一文荣获二等奖。

中山路的蝶变 嘉兴人的骄傲

 

               ——纪念嘉兴撤地建市四十周年

 

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建立省辖嘉兴市、湖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距今已有四十周年。

四十周年前,我在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工作。回忆起嘉兴撤地建市的情况,我似乎还悉数过往。地区是省里的派出机关,没有人大、政协建制,只有地委、行政公署机构。嘉兴地区是全省有名的粮食重要产区,地委、行政公署重心抓农村、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根本得不到重视。自从嘉兴撤地建市后,嘉兴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嘉兴是座1700多年的古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浙江省在嘉兴设立专区,1951年改为嘉兴地区,1958年嘉兴地委、行政公署搬迁到湖州。时隔25年,撤销嘉兴地区,嘉兴从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地区机关有268名干部、加上从各县调入的约40名干部来到嘉兴工作,给嘉兴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983年10月9日,嘉兴市委、市政府正式对外办公。从此,嘉兴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浪潮”,踏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道”。嘉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城市建设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城市扩大带动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从规划着手,请来了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专家,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帮助规划市城建设,提出了拓宽东西向的中山路建设方案。当时的中山路处在市中心偏南,路宽8米,路两边大多是木制结构房子,房屋破旧,商店稀疏,砖石路面,特别是靠近火车站一段,320国道穿越而过,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去绢纺厂、毛纺厂、二毛厂、民丰厂、石油机械厂、化工厂、化肥厂上下班的人群,苦不堪言。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决定拓宽建设中山路,以中山路拓建为契机,推动嘉兴城市建设。中山路拓宽建设工程,东至火车站西的环城河桥,西至环城西路,总长度3140米,全部拓宽至80米,两边各留20米用来建造街面房,中间40米宽为双向4车道。当时,禾兴路西至环城西路段,原县级嘉兴市已经开始拓宽建设,市级机关大门,已从东北面的小西门横街移到朝南的中山路。

中山路拓宽建设作为嘉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房屋拆迁任务重,工作难度大。据统计,这项工程涉及174个单位、1300多户人家、近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1984年1月,拆迁工作动员大会后,单位房屋一般都按时开始拆迁,私人房屋有不少居民不肯拆迁,有人质问嘉兴城市要这么宽的路吗?周洪昌市长亲自出面协调,并在4月份派我去现场督阵。当时,我作为市长秘书,到了中山东路上的东风旅馆,找到了中山路拆迁办公室主任王祝清了解情况,他说拆迁工作难做,最难的一户钉子户,在靠近禾兴路口(现在江南大厦南侧),怎么做工作,就不肯拆迁,从市房管所拆迁办抽来的几位年轻人也上门多次,没有效果。这一情况,我回办公室向周市长汇报后,市长亲自上门做工作,总算同意拆迁。整个拆迁工作,到年底基本结束。

中山路路面施工比较顺利,路底下电力、电信、自来水、下雨污水等管道的铺设,相关部门、单位都给予积极配合。中山路两旁的房屋建设进展缓慢,市委、市政府要求街面房不低于4层,超出4层政策鼓励。瓶山公园一段街面房不高于2层,确保公园的畅开、美观。为此,市委、市政府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齐心合力建设好中山路。经过上下努力,于1986年11月横贯市城东西向的中山路拓宽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并举行通车典礼。

“一条中山路,半座嘉兴城”。拓建后的中山路,不仅成为市区人车分流、畅通无阻的交通枢纽,还带动了金融、餐饮、娱乐、运输、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1988年,有位中央主要领导到嘉兴视察工作,看到中山路,当着省市领导的面夸赞地说:“好大的中山路。”从此,称之为“浙北第一路”的名声不胫而走。

拓建后的中山路,分为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从火车站过西跨环城河的中山东路桥至禾兴路,中山西路从禾兴路至环城西路止。198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中山路向西延伸,环城河西对面一片田野,政府投入150万元建造西环成河桥,称为中山西路桥,中山西路延伸至后来改建的320国道(现在称二环西路)止,这是中山路第一次延伸工程。道路两旁的街面建筑,安排建造交通大楼、建委大楼、公检法司大楼、嘉兴报社大楼、粮食局大楼、郊区政府大楼,还将环城南路上的嘉兴汽车站、嘉兴中医院搬迁到中山西路,将勤俭东路环城河旁的嘉兴轮船码头,搬迁到中山西路桥桥西桥堍北侧,形成了新的中山西路,将原禾兴路至环城西路段的中山西路改为中山东路。1998年底,郊区政府开始西迁至二环路以西,中山路继续向西延伸,并由郊区政府牵头,将中山路第2次延伸段规划建设好。如今的中山路东西长有10公里多,双向6车道,放眼望去,高楼林立,商贾繁荣,绚丽多彩,洋溢着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嘉兴撤地建市四十周年的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使嘉兴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嘉兴中山路的蝶变,带动了整个城市建设,城市规模从1983年的7.7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57.7平方公里。中山路不仅见证了嘉兴的历史,更是每一个嘉兴人的共同回忆。作为一名新嘉兴人,我为中山路的蝶变感到骄傲,为这座城市的巨变感到自豪,也为这座城市建设留下了自己美好的记忆。



信息来源: 政务数据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