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天的科研成果,是发展的新起点,抓住科技工作就等于抓住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
日前,我市召开“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会暨半年度科技工作会议,重点总结盘点上半年全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科技创新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谋划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指标和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对标先进的压力也不小。下一步,我市科技工作要找准薄弱点、抓住关键点、打造新亮点,攻坚三季度,奋力夺取今年“315”工程和科技工作高分报表。
战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数领跑全省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的开局之年。
今年上半年,“乌镇之光”超算中心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获批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超算中心,填补了浙江在国家超算中心领域的空白。浸泡在特殊液体中的超级计算机元器件正在冒着气泡,代表着不计其数的计算数据正在不断产生,服务辐射至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公共服务部门、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用户。
从科技工作来看,嘉善、桐乡、海宁顺利成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在全省8个入围建设名单的席位中占据3席,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嘉兴市《校地融合发展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链条》和海宁市《打通创新资源国际链 以“教科产城”模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
从指标来看,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77.7亿元,同比增幅11.9%,分别列全省第3和第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12%,列全省第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02.41亿元,列全省第3,同比增幅30.7%,比去年同期增长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09%,列全省第3;技术交易总额达219.8亿元,列全省第5;“15”战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数7个,列全省第1。
奋力开创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据悉,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聚焦主要核心指标、锚定靶向攻坚,尤其是在全力抓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创新载体效能提升、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决胜“全年红”。
企业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创新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指标,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牛鼻子”。嘉兴将以项目化、清单化为抓手,构建“目标任务—项目清单—金融输血—成果转化”的工作闭环机制,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费用这一核心指标。
近期,嘉兴陆续出台了科技“新九条”和“改革九条”,将政策落到企业全生命周期,围绕企业的源头、注册成立到成长和科研活动进行重点支持,同时让科技工作更为聚焦,让科技系统的工作的合力更强,将更多精力放在抓科技工作的焦点、痛点、难点上。
同时,嘉兴将持之以恒推动创新载体的提能造峰,在精准分析短板和不足的基础上,引导创新载体更好地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来科技攻关,真正引领打造一批示范性平台、改造提升一批相对薄弱的科研院所创新载体。
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市现有省级以上高新区8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主平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切入口。接下来,嘉兴将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全市高新区同频共振,围绕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聚焦各地、各高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和计划发展的未来产业,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全市将把压力转化为实干争先的动力和激情,大干三季度、奋战下半年,努力交出科技创新的高分报表,为加快打造“智造创新强市”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