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海盐县

秦山街道因地制宜打好农文旅融合牌

发布日期:2023-08-18 08:38 信息来源:海盐新闻 浏览次数:

■撰文 吴媛媛 周懿

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积极践行“四敢争先”精神,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着眼于盘活闲置资源、升级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做足“绣花”功夫,创造整洁有序、宜居宜游的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助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开拓新渠道。

盘活资源

废弃工厂飘出“咖啡香”

自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以来,秦山街道通过盘活闲置场地、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加强帮扶,吸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入驻,如,北团村初心咖啡馆、黄家山景区Z&H咖啡、丰山村丰山茶咖。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秦山街道丰山村的黄家山景区,入口处是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为枝繁叶茂的竹林风光,淡淡的咖啡焦香从一座极具“乡野气息”的小屋中飘出。

磨豆、压粉、萃取……这间依山傍水的咖啡馆叫丰山茶咖,店员正在为客人制作咖啡,拿着拉花杯的手腕左右晃动后,将打好的奶泡缓缓倒入咖啡液中,雪白的奶泡与咖啡交融,勾勒出精美的图案。

丰山茶咖位于黄家山脚下,紧靠揽翠湖,平日里有不少摩友和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会在骑行途中进店休息片刻。这里原本是一座废弃厂房,摇身一变成为黄家山景区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平时工作比较忙,假期会约朋友来这里短暂逃离一下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喝喝咖啡,聊聊天,放空一下自己。”游客金女士说。

“针对村里引进的咖啡馆项目,在房租上会采取适当减免的政策,同时对营业资质证照申领等事项进行全程指导帮助,尽可能地降低创业者的顾虑。我们欢迎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乡村,到乡村发展。”丰山村党支部书记马惠良说。

这边的丰山茶咖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另一边的永兴村文溪坞景区内,一个名为“隐马咖啡”的项目近日也签订了投资租赁协议,这是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海盐乡村落户的第8家咖啡馆,也是落户秦山街道的第4家“村咖”。这些乡村咖啡馆,像一个个连接枢纽,串联起乡村周边的景区、田园、花海、民宿,形成新的区域消费场景,从而让更多的游客愿意走进乡村,感受“诗和远方”。

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过程中,喝咖啡的休闲之风吹进了秦山乡村,创业者把来自城市的醇香咖啡搬到了山林间,搬到了田野旁,融入了美丽乡村。“我们通过盘活利用、改造提升等途径,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乡村咖啡屋,构建‘小而美’新型文化休闲业态,丰富游客乡村度假旅游体验,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秦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提档升级

“农文旅”融合换新颜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黄家山景区内,竹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洒下点点金光。漫山遍野的竹林,仿佛给黄家山笼上了一层绿雾。

近年来,丰山村积极探索未来乡村发展规划,通过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有产业、有文化、有美景”的美丽乡村样本。为优化村庄景区建设,丰山村于2019年成立海盐县丰山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黄家山为核心,不断提升景区村庄基础配套设施。2021年投入449万元用于丰山景区道路提升工程,依托丰山村创建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结合丘陵地貌,打造了一条长4公里,连接武袁公路与黄家山的生态旅游景观大道——黄家山绿道。今年7月,黄家山绿道获评第四届“嘉兴市最美生态绿道”。

丰山村以推进全域旅游为目标,依托山林、景观资源,大力发展农旅结合产业,积极推广茶叶、葡萄、小番茄、草莓、冬枣等作物的种植,举办果蔬采摘、茶叶采摘等旅游体验项目。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海盐滚灯的发祥地,丰山村深耕非遗文化,通过打造丰山村国遗滚灯馆,邀请滚灯制作大师授课,为游客开展滚灯制作、表演教学,进一步宣传滚灯文化和制作工艺,加强文化印记保护,形成丰山村特色IP。同时,丰山村结合黄家山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形成“休闲农业+传统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持续释放美丽经济效应,赋能乡村振兴。去年,黄家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4.6万人次,团队接待量8010个,旅游经营总收入达378.2万元。

曾经以采矿为生,山体光秃秃的小乡村,如今山上翠竹成片,山下湖水满盈。近年来,丰山村先后获评AAA景区村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探索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描绘出了共同富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