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南湖区

逐梦奔跑“金南翼”

发布日期:2023-08-23 09:02 信息来源:南湖区 浏览次数:

【档案说】《嘉兴市南湖区志》记载:

1996年,南湖区组织企业参加首次在上海召开的“科技引进会”;

2003年3月28日至29日,首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在南湖畔举行;

2003年12月31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正式落户南湖区……

【见证】20年间,南湖区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科学指引,全面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创省校(院地)合作模式,陆续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南湖高新区(嘉兴科技城)、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依托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国际性会客窗口,集聚大批优质企业项目及人才团队,高水平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

海上清风徐徐来

古往今来,嘉兴和上海地理上水陆相连、文化上同根同源、经济上相生相融。南湖与上海,早已在20年前结下不解之缘,如琉璃湖泊遇汪洋大海,一经邂逅,风起云涌。

南湖之畔的这片红色土地上,从来不缺首创精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湖区积极融入其中,争当“先行军”,奔跑在一体化的前列。

2003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正式落户南湖区,依托清华,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形成“1+N”区域创新体系,开创了省校(院地)合作模式先河。

借此契机,南湖区全面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相继引进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等科创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孵化科技企业2700多家,凯乐士、星天海洋、百星微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

同样始于2003年的“南湖之春”,是南湖区一年一度的重大经贸活动。从第一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到今年的第四届“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几字之差,改变的不仅是名字,更折射出这几年南湖区蝶变跃升、向新而行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其中,首届“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集中签约45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邀请中外客商2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客商和签约项目来自长三角区域,“经贸之花”盛放“南湖之春”。

2016年5月,上海松江区启动G60科创走廊建设。南湖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刮起G60科创走廊的“南湖之风”。

一年后,南湖区与上海杨浦区结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随后又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形成了区与区、部门与部门、主体与主体三级联动的良好机制,打造双方合作2.0升级版。

同年9月,南湖区会同苏州市吴江区开通“吴越通办”线上线下服务专线,打造全国首个跨省政务服务异地通办模式,实现首批125项事项政务通办,也是全国首例跨省异地可办政务模式。

2019年,南湖区又和上海市杨浦区、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携手推出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让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有了“通行证”。

一叶扁舟已扬帆

南湖之水与黄浦江水共同激荡,回响着一体化的澎湃潮音。

20年间,在“金南翼”建设的“超级风口”中,南湖区逐梦奔跑,从“先行军”到“桥头堡”,加速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金名片”,发展路径愈加清晰。

2020年8月,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在上海虹桥世界中心开园,南湖区迈出了主动践行首位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争取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湖元素的重要一步。

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的“会客厅”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与南湖区驻沪工作部合力推进“双招双引”,宣传南湖、推介南湖,持续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产业交流对接活动,

打造“活动+人才+产业”服务,助力优质企业项目及人才项目在南湖区落地生根。

随着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南湖区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大与上海跨区域合作力度,努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中心城市品牌。

跨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也进一步推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南湖区聚焦亚太路科创带和城市创新区“两大主平台”,发挥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前沿阵地作用,陆续从长三角引进闻泰通讯、开天(上海)传动、普利特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13年位居全省前十、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9%,“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不断壮大。

此外,南湖区还与上海杨浦区、苏州相城区等多个城市搭建起通办桥梁,行业许可“一证化”、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日办结、“无差别全科受理”等事项领跑全国,获评首个政务服务领域中国质量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