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6189/2023-460520 | 发布机构: | 市政务数据办 |
发文日期: | 2023-08-25 | 组配分类: | 互学互比 |
桐乡市全新升级“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大厅 | |
发布日期:2023-08-25 10:19
信息来源:政务数据办
浏览次数:
桐乡市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总体目标,多举措多途径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全新升级“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新体验,实现“增值式”政务服务再升级。 一、功能延伸,擦亮“桐易办”政务品牌。一是提升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更高效。在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的基础上,实现大厅端、网页端、移动端、自助端“多端”联动。整合不动产、医保、社保、公安等政务事项,可实现125个事项自助申报。通过大厅终端设备,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不动产登记证明查打、社保缴交证明查打、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年检等高频便民服务,后端建设智慧政务公共数据平台,为申请人提供一对一在线视频、智能导服、指南查询、自助预约、智能申报、秒报秒批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实现线下办事“零距离”“秒办结”,设置自助证照柜,用于存放已出具的证件,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无人化、智慧化”转型,让办事人获得政务服务新体验。二是升级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更完善。升级“适老化”政务服务,从老年群体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入手,优化网办掌办界面交互,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的应用界面上线“长辈版”服务,提供大字版便民服务功能,同时提供无障碍阅读和老年模式,有效解决老年人、盲人、听力障碍等弱势群体在浏览资讯、网上办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推动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建设,升级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更完善,配备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爱心母婴室等设施,配齐轮椅、老花镜、便民药箱等辅助用品。三是优化专窗受理服务更便捷。开设“跨省通办”“嘉湖一体化”特色专窗,配备业务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的专职人员,提供事项咨询答疑、办事材料代收代办、网办指导等服务。围绕企业“无事不扰”的要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极大提升了办事群众和企业满意度。 二、高效便捷,打造多维政务服务。一是加强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更暖心。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持续开展一系列业务培训,全力打造“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服务好”的帮办代办队伍。推行窗口前移、服务下沉、午间错时服务、联合审批等系列举措,切实为企业群众解决事项办理过程中“疑难杂症”。二是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更省心,通过推进政社银深度合作、提升平台能级、精简办事环节、办理结果互认等方式,积极推进市级事项向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延伸,最大化集聚民生事项为“全市通办”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方便群众企业随时随地双向办理政务事项,依托24小时“市民服务之窗”和综合性政务自助终端机,对两地原有互设的自助终端更新升级,加载通办事项,缩短服务半径,实现基层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三是推进便民利企“免证办”更安心。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政务服务网,打造上连省级、下接乡镇(街道)、部门联通的数据共享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自动关联获取电子证照,方便市域内外企业群众在线核验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证明事项,采用账号按人定制、接口按需开放,专人专用,使用过程可全程追溯,保证了支撑“免证办”办事电子证照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三、数字智治,实现政务大厅提质赋能。一是以技术创新赋能为支撑。围绕IRS“一本账”工程,完善数据资源一本账、优化资源配置一本账、打造资源运行一本账。目前,已编制数据目录1895个、归集数据8.3亿条、共享数据接口168个,为基层治理、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城建住房等40多个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迭代公共数据平台实战功能,引入数据资源智能探测、智能编目和智能归集能力,初步实现数据资源自动发现、自动采集、资源目录智能生成和分级分类,提升数据编目归集效率。有效支撑24小时“数智化”服务,促进上层应用的升级迭代、创新拓展。二是以体系融合创新为保障。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顺畅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运行体系,推进省级数据与基层应用融合,依托省市153项回流数据和1384项本地归集数据,开发形成本地人口和法人库两大基础库,拓展共同富裕、卫生健康、综合事件、政务服务等专题库,与“桐企服”应用相结合,探索数据产品,助力党建统领一屏智治、惠企政务服务、助残服务直通车、退役军人帮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等场景应用,有效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是以平台为基础,推进服务“一网通办”。深挖涉企服务一件事,推动解决难题从“一件事”到“一类事”的提升,依托“桐企服”数智平台,探索“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2.0版,通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多、涉及部门多、递交资料多的难题。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办事材料分别精简97%以上,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信息来源: 政务数据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