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重要

农贸市场里的幸福嘉生活

发布日期:2023-09-18 07:20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编者按:农贸市场牵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是民生所系、政府之责、公共服务必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重要单元。今年,我市再次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加大力度建设更加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农贸市场。本期《政在为民》聚焦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关注“菜篮子”里的幸福嘉生活,敬请关注。

  “菜篮子”里是生活。“菜篮子”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的品质和城市的品位。

  从去年开始,嘉兴启动新一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今年,再次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对74家城乡农贸市场实施改造提升,努力实现市域全覆盖。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怎么样?逛农贸市场又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新体验?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特色菜市场 烟火气十足

  9月,嘉兴人最爱的那一口——南湖菱上市了。继梭子蟹之后,大闸蟹也爬上了嘉兴人的餐桌。忙着贴秋膘的人们还习惯在菜篮子里添点牛羊肉。这些美食无疑登上了菜场摊位的C位。

  正如每一季都有当红菜色一样,每个菜场里也都有一些生意“木佬佬”好的“显眼包”。他们的显眼在于顾客排起的长队,在于早早收摊的惬意,甚至在于打开钱箱点钞票的姿势。

  在市区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就有三个“显眼包”。“冬冬牛羊肉”摊位就是其中之一。

  摊主肖玉妹说:“周末一天能卖掉一头牛。”除了零售,她还为其他几个菜场批发供货。“我们有屠宰场,能保证每天的牛羊肉都是新鲜而且便宜的,所以老客户都会来买。”肖玉妹自信地说,比如采访当天,该摊位的牛里脊每斤46元,别的菜场要卖到50元朝上。

  有了老客户追捧,肖玉妹的生意做起来得心应手。上午11点多,她已经收摊了,从收钱的盒子里清点出百元大钞,“这里有7000多块,扫码支付的应该还有一万多块。”

  肖玉妹做牛羊肉生意30多年,来到杨柳湾农贸市场拿摊位也将近17年了。4年前,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她看好这里的生意,在招投标的时候下了本钱,拿到了东门走廊前端靠近小景休息区域的顶好位置。

  “改造好的前两年,很多人都知道了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都来这里打卡,给我带来了一波生意。杨柳湾我是来对了,这里旺我。”肖玉妹挺满意。

  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的另一个“显眼包”是“老王白鸡”。摊主老王一天能做20多只白切鸡,一只白切鸡大约5斤,卖32元一斤,采访那天上午10点不到已经售罄。“如果是节假日,早上8点多就卖光了。”老王有点得意。

  因为卖的是熟食,“老王白鸡”的操作间都用玻璃隔开,里面空调显示25摄氏度,“三防”“三白”做到位。“白切鸡我做了14年了,正宗嘉兴老味道。”老王说,“市场改造好以后,样样都舒服,在这里做生意也老有腔调了。”

  改造完成后,水产成了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的特色。市场最显眼的位置就是东门进门当头的水产摊位。上午11点,一个红色大盆里的梭子蟹只剩下4只“残兵”。摊主除了自己在这里摆摊,也给其他菜场供货,也做到了新鲜和便宜。正要采访的时候,她对记者摇摇手:“你等我一下,我先去上个洗手间,一上午没停下来过。”

  等她的空隙,记者去看了农贸市场里的客流登记系统,系统显示到上午11点,农贸市场客流量已经超过5000人次。农贸市场负责人王惠良说:“周末超5000人次是正常的,平时我们也有4000多人次。”

  市场大焕新 民生见情怀

  每个农贸市场里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显眼包”。比如秀洲区新塍镇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和蔬菜自产自销摊位,带动市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嘉兴经开区长新农贸市场的海产品摊位节假日帝王蟹预订火爆,鱼生拼盘让人眼前一亮;凌塘路幸福里邻里中心一个禽蛋摊位,一只蛋卖出20多个品种……

  这些有经营思路、有品质意识、有持续经营恒心的网红产品、网红摊位,能够用新鲜、便宜、有特色的菜品为农贸市场持续引流带客、打响品牌。

  在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过程中,市场运营方都不约而同选择扶持这些优秀摊位,把摊位面积做大,好让他们施展开来。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就从改造前的300多个摊位压缩到目前的89个摊位,做到了满租。长新农贸市场也是走“大摊位”的路线,让整个市场更舒展,更通透。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初衷是为了让市民买菜更安心、更舒心,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经营户的日常经营和良性服务上,要让人们爱上买菜。改造完成以后,市场生意更胜往日,改造就成功了,热腾腾的精致烟火气就有了。

  这样的精致烟火气,来自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有别于以往的小修小补,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以重装再现的方式,对照星级农贸市场的要求,对市场软硬件设施进行整体大幅提升。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管理处处长姜雄伟告诉记者,仅以今年市本级29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为例,各方资金投入总数已超6亿元,“市场经营方也有强烈的改造意愿,从观念上意识到了不改不行,有了不改就会被淘汰的危机感。”

  经过本轮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的面貌改观既有目共睹,也有口皆碑。“菜场像超市”成了嘉兴市民对身边的农贸市场的统一印象和一致评价。

  截至目前,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平均进度73.5%,其中52家就地改造、16家迁建重建、6家转型转产。新一批幸福里农贸市场不久后将重装归来。

  买菜+生活 幸福感满满

  吹着空调卖着菜,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经营户夏明荣说:“电费这点小钱,花得值。环境好了,客人愿意来买菜,自己也舒服。”

  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完成后,人们再次走入其中会发现,熟悉的市场不仅环境变美了,设施齐全了,还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的“小确幸”。

  比如开车到长新农贸市场买菜就特别方便。市场以五星级农贸市场标准改造提升,不仅有地面停车场,还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有电梯直达市场内部。

  这座市场除了海鲜水产特别好,猪肉品种也特别多,既有高端品牌猪肉,也有平价猪肉。这里甚至还引进了一个鲜花摊位,让买菜买肉买水果买花一次搞定,堪称高品质。

  记者注意到,注重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完善是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一大暖心点,成为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

  此外,小动物们也被关注到了。记者走访的多家农贸市场都张贴了“禁止宠物入内”的提示。记者采访当日就在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遇到一对小情侣,将爱犬拴在了市场保安室门外的柱子上,让保安大哥帮忙看护起来。

  当市场摊位通过电子显示屏亮证经营,电子价签、扫码支付成为“标配”,有的市场就开始动脑筋怎么做好顾客互动。

  比如秀洲区秀新农贸市场的入口大屏上,除了滚动播放各类蔬菜的农残检测结果,还将当日特价菜信息公布在屏幕上,方便顾客按图索骥。

  插上智慧双翼,让买菜更简单。智慧农贸市场建设方面,海宁走在了全市前列。

  去年2月,海宁提出大力推进有条件并符合要求的农贸市场实行“农改超”,探索建设“新零售+智慧农贸市场”的新型城市农贸市场,实现“智慧农贸+体验式食堂区+品牌便利店+App线上便捷购物”功能,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智慧管理系统运用,构建农贸市场后台软件(交易大数据库)管理平台,“菜篮子”的数字化体系已基本建立。

  越来越潮的农贸市场里,小修小补让市民感受到了一针一线的“古早暖意”。缝补、修鞋、修伞、配钥匙、磨刀、手机贴膜、清洗油烟机……这些老百姓需要的便民服务,仍然在农贸市场保留其位。长新农贸市场二楼设立小修补专门区域,凌塘路幸福里农贸市场自身面积并不大,但仍然保留了一个做衣服、改衣服的摊位,并在显眼的位置保留了配钥匙等便民摊位。

  “小修小补,百姓需要;针头线脑,也是营生。”姜雄伟说,“我们倡导农贸市场保留小修小补摊位,也是健全‘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的题中之义。”

  农贸市场的“小确幸”还体现在,将社区服务、文化设施配套融入农贸市场,做好“菜场+”文章,成为本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一大暖色。去市场楼上遛娃、去市场参加社区文体活动乃至去市场楼上花园喝茶散步聊天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当农贸市场越来越新潮、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能干,用买菜这个动作串联起便民生活圈,折射了农贸市场里的“幸福嘉”生活,也体现了“政在为民”的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