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平湖市

城乡一体化的平湖探索

发布日期:2023-09-20 09:14 信息来源:今日平湖 浏览次数:

【奋进故事】广陈变农开,农业更加创新、农村更具活力、农民更有奔头。2017年11月,平湖率全省之先在广陈镇揭牌成立了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这是平湖践行“八八战略”,推动更多资源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具体抓手。

八八战略指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平湖以农开区为起点,开始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平湖探索”。“农开区要发展,农业项目招引是前提。”广陈镇副镇长陈建仿说。作为农开区引进的第一批现代农业项目代表,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无土栽培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有土栽培的局限性,这也是农开区乃至平湖全市农业种植模式的重大创新。

在如今农开区大地上,到处可见如绿迹般一个个高质量农业项目的影子。从以农业设施、温控设备、高密度养鱼设施等设施农业输出为主的中以设施农业科创中心,到以种子、种苗输出为主的福纳瑞园艺(浙江)有限公司、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东郁广陈果业有限公司,正是这些现代农业项目的到来,为广陈这座千年古镇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重塑着当地的农业发展肌理。

“高质量农业项目的招引,不仅推动着现代农业集聚发展,更激活了传统农业‘一池春水’。”陈建仿介绍说,广陈是平湖的传统农业强镇,早些年便与北边的新埭镇合建了新广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随着万亩水稻集成创新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建成,广陈传统农业即将改写“命运”。该项目依托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水稻种植领域内的先进技术、经验及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将在农开区水源保护区周边约1万亩农田内开展数字化高品质水稻种植,实现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不仅延伸水稻产业链,更提升产品价值。

现代农业星光点点,传统农业转型提升。今天的农开区,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但种植模式变了、土地产出也变了,全镇年产值超100万元的农业主体从2017年的6家,产值1308万元,上升至25家,产值36912万元,全镇农业增加值更是从2018年的1.73亿元升至去年的2.77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超5%。

土地,一头连着农业发展,一头还连着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广陈变农开,更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两个口袋的双增长:去年,广陈镇村级经营性收入1922.86万元,比2017年增长213.02%;村级经常性收入3154.21万元,比2017年增长140.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73元,比2017年增长61.25%。

【平湖实践】从成立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到成为全省首个举办农业经济洽谈会的县市,农业始终是平湖发展的底色,平湖始终是一座心系三农的城市。2017年以来,平湖通过农业经济开发区“筑巢引凤”,通过农业经济洽谈会“牵线搭桥”,促成了众多“大好高”项目签约落地。过去7年,我市累计签约农业项目216个、总投资220亿元。其中前六届农洽会签约项目186个,总投资188.05亿元。目前已经开工项目139个、开工率74.73%,完工项目77个、完工率41.4%。完成投资37.28亿元,占总数的19.83%。一大批科技型、创新型、总部型农业项目在平湖落户,还吸引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了平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为嘉兴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注入了强劲动能,还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经验提供了“平湖样本”。

【再启新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平湖答案”。推进农业项目招商,是做大农业“产业池”的关键。今年,我市将种子种苗招商列为了全市8条重点招商产业链之一,彰显了农业招商的重要性。接下来,我市将瞄准产业链招商,全面优化平湖农业政策服务体系,推动种子种苗、预制菜、农文旅融合等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同时积极推进新签约项目落地和在建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