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xgsl001/2023-461287 | 发布机构: | 市工商联 |
发文日期: | 2023-09-08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蓝特光学:以科技之光,逐梦光影蓝海 | |
发布日期:2023-09-08 10:37
信息来源:市工商联
浏览次数:
作为一家全球公司,苹果公司每每发布新产品,都被视为行业的风向标。其推出的面部识别解锁全面屏手机,更是带动了整个移动终端的发展转向。该款全面屏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投射30000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绘制出独一无二的3D人脸结构,并结合算法实现高精度人脸识别。 要实现这样技术效果,必须要有优质硬件的配合,晶圆级光学镜头就是其中光结构模块里的关键零配件。蓝特光学,这家在秀洲土生土长的企业,正是这种零件的供应商。 打开蓝特光学的“朋友圈”,不乏康宁集团、麦格纳集团、舜宇集团等一众世界头部企业的身影,其产品更是被广泛应用于苹果、华为、索尼、LG等终端产品。究竟是什么“魅力”,让这家秀洲企业拥有“众星拱月”般的待遇? 从“漆黑”中一路走来,蓝特光学透过自主研发的光学元件,向国内诸多空白领域射出了第一道光。这束由探索、坚守与希望交织而成的光芒,贯穿于人脸识别技术、智能穿戴设备、VR/AR、智能驾驶、安防监控等众多新场景中,其玻璃非球面模造、超精密玻璃晶圆制造等技术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与之相比,蓝特光学的来途倒显得有些黯淡无光。诚如公司董事长徐云明所说,“一个项目开发做上个3年、5年都不稀奇,埋头苦干和寂寞枯燥才是蓝特的常态。但是,只要不放弃,那就是在成功的路上。” 时间回溯到1985年,当时,刚从武汉有色金属技工学校毕业的徐云明回到家乡,进入嘉兴有色金属压延厂工作,用了10年时间从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质检科长。1995年,已近而立的徐云明带着3万元资金下海经商,投身汽车装饰行业,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然而,徐云明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希望能够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能有持续发展空间”的事业。 “也是机缘巧合,在一次和浙大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光学这个行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当时在做的人很少。”敏锐的嗅觉加上果敢的决断,让徐云明选择重新做回“学生”,从零开始,“恶补”光学相关知识。 “孤注一掷!”当时,徐云明将身上所有的积蓄都拿来购买仪器设备和租赁厂房,和5名员工共同撑起了蓝特光学镀膜厂,迈出了进军光学产业的重要一步。 “那个年代,光学镜片镀制红膜的技术在国内还不成熟,用国产设备很难实现。”看到商机的徐云明开始和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展开试验,“最后技术难题被我们攻克了,这给蓝特光学后面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随后,徐云明又“盯”上了屋脊棱镜的研制,通过工装模具设计、加工设备改造、工艺参数总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蓝特光学“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 徐云明表示,公司生产的光学棱镜具备面型、尺寸和角度精度高的优势,能有效保证光线在通过棱镜时的折射角度的精准和光路的稳定性。一大力证就是,蓝特生产的长条棱镜获得了苹果公司产品认证,并于2017年已进入苹果产业链。公司自第十一代iphone开始,便是苹果公司3D结构光组件中双面红外反射棱镜的最主要量产供应商。 同时,借助透镜、直角棱镜等产品的研发,蓝特还成功进入望远镜、显微镜、数码相机等应用领域。此后,公司又靠着品质过硬的光学反光镜组敲开了汽车行业的大门,成为麦格纳等国际企业的供应商。 “很多人认为企业归所有者所有,盈利当然也归所有者所有。我不这么认为,企业的发展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推进的,这里说的经营者包括经理人、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徐云明在此举了个例子,“假如企业是一台永动机,每个员工都是一个零部件,你很难想象一个螺丝的松动会导致什么后果。” 在徐云明看来,企业不能一味强调员工付出,相反,公司需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体利益,找到员工和企业共赢的平衡点。“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是靠一个两个人可以完成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体制机制,靠企业文化!”徐云明说道。 蓝特光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标准,通过股权激励、提高薪金等方式,与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了充分激发研发团队的创造力,蓝特光学于2015年推出了“项目合伙人制度”,即在股份有限公司的框架下,以重大研发项目为核心另设平台,由公司和研发团队事先约定好盈利分配比例,并在项目实现量产后进行相应激励。 “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平台向研发人员开放,请他们利用公司的设备、资源和自身的聪明才智来一起创业。”徐云明表示,“这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积极性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项目开发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成本管理效率。” 2020年9月21日,蓝特光学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嘉兴市首家登陆科创板的公司。2022年,蓝特光学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市场占位。 据了解,作为IPO募投项目之一的“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于近期实现结项。该项目通过光刻、切割、镀膜、清洗及检测等高精度工艺生产的微棱镜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领域。潜望式镜头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当前国内市场手机总体搭载率仍不足10%,其中华为和VIVO搭载型号最多。数据显示,至2025年,搭载潜望式镜头的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3.56亿台。呈现在蓝特面前的,是一片广阔的创新天地! “在与全球顶尖客户的交流合作中,会不断迸发研发构想和产品创新方向。”谈及保持企业发展活力的秘诀,徐云明将其总结为“主动技术储备”:一方面,公司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总体战略规划,结合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研究与分析,针对潜在目标市场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公司也会积极地收集客户的使用反馈,主动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工艺技术改进和产品性能指标的提升。 徐云明认为,要想干成一件事,靠的不光是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耐力和敬重之心。“研发就是公司的未来,包容敬重‘创造未来’的研发人员,‘蓝特之光’就会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 (来源:秀洲区工商联)
信息来源: 市工商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