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街道探索企地共建新模式绘就共赢发展新图景
■撰文 吴媛媛 周懿
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加快“企地共建”结对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红色文化阵地、营商环境三方面发展路径,以组织共建、阵地共建、活动共建为抓手,构建企地共建共治、共融共享、共赢共促新格局。
扎实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企地共富共赢
走进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山核电)的食堂,一盘盘菜品摆放有序、香味扑鼻,这些蔬菜都来自秦山街道北团村。
在北团村的蔬菜基地内,规整划分的菜地在360度喷淋系统的灌溉下显得生机盎然,包心菜、萝卜、小青菜等时令蔬菜被工人采摘后运往秦山核电食堂。那么,村里的蔬菜是怎么到核电厂的餐桌上的呢?
据了解,北团村部分村民常因自家菜地收成少、品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遭遇卖菜难、收入不稳定、部分耕地抛荒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北团村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企地共建合作长效化。2022年9月,北团村与秦山核电联手,共同建设企地融合促共富项目——“同心共富,核谐一家”秦核农场,通过北团村农户自主报名,协调形成连片蔬菜基地。
“农民种地最怕的就是菜卖不出去,现在有了这个秦核农场,大家都不用担心销路了,我们也有动力把菜种得更好。”北团村村民张阿姨说。
企地共建让“菜篮子”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钱袋子”。截至目前,秦核农场已带动约40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余元。
“未来,秦核农场将扩展到70亩,在保障供应的基础上,将开发秦核农场研学基地,引入‘田园思政课堂’,以田园研学为驱动,形成融合现代农业、环保主题教育、农业自然科普、农场创意集市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的田园综合体。”秦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红色教育阵地
日前,秦山核电组织党员在北团村“秦山核电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建联建交流活动。在北团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核电党群工作处的党员们参观了“三个示范”展示馆、连心馆、盐馆等,接受党性教育,感受盐廉文化,增强党建实效。
随后,党员们又来到北团村红旗书屋,阅读红色书籍,并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该书屋既是嘉兴首家样板红旗书屋,也是核电员工红色书籍阅读点和企地青年学习联谊站。此前,秦山核电为该书屋赠送了728册党建类、核电科普类、传统文化类书籍。
“听着讲解员叙述先辈的故事,感悟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我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忘又可贵的红色追忆之旅。”游客王先生说。
以文化为核心,北团村打造了红色党建“初心之路”,将“三个示范”展示馆、连心馆、红旗书屋等阵地,串点成红色旅游路线。同时,积极打造接受党性教育的学习基地和“三个示范”指引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红色北团’‘双拥北团’‘奋斗北团’的红色教育资源,依托秦山核电党性教育基地,将组织党员干部到北团村参观学习常态化,真正实现党建赋能企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秦山核电相关工作人员说。
优化营商环境 蓄势赋能企地共建
2023年,秦山街道积极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要求,推出“秦心办”党建品牌,发挥党建优势,广泛凝聚力量,全面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助推项目落地投产。
“秦心办”党建品牌释义为:秦,既代表秦山,也代表倾尽全力的“倾”;心,即“红心引领、初心服务、匠心助商、暖心安商、倾心履职”的五星服务;办,就是打造“就近办、一窗办、网上办、马上办”的服务模式。
“秦心办”创立以来,秦山街道积极搭建“红色代办”绿色通道,全程跟进服务企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助力浙江爱索拓标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仅用时不到20天申报并取得乙级辐安证,走出了同位素产业项目环评审批的秦山速度。
“秦心办”立足本地优势,全力以赴拼抢“大好高”核关联和核技术应用产业项目落地。“在多次考察和对接洽谈中,‘秦心办’倾情倾力,让我们感受到了秦山街道满满的诚意。同时,我们对街道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扶持力度也很满意,所以决定将华东制造基地落户海盐,为核工业的大力发展作出韦地的贡献。”上海韦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表示。
下一步,秦山街道将围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发展,抓实“党建+营商环境”双提升行动,在项目早投产、企业少跑路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企地共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推动秦山街道营商软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