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南湖区

不断“长高”的千万楼宇

发布日期:2024-01-31 08:55 信息来源:南湖区 浏览次数:

进击

全区共87栋各类商务楼宇,总商务面积突破170万平方米,全口径税收31.84亿元,营收、税收“千万楼宇”40栋……

回顾2023年,一份可喜的楼宇经济“成绩单”,浓缩了南湖区用心浇灌“空中之花”的生动实践。放眼南湖区,“楼宇经济”产业“生态圈”越做越大,一栋栋高品质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一批贡献多、潜力大的企业扎堆入驻激发发展新活力。

足迹

一栋楼可以窥见一座城。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楼宇经济”在许多城市的规划中都是高频词。在每一寸土地都变得稀缺的现代化城市,如何突破发展空间不足、土地资源匮乏等难题?

作为嘉兴市的主城区,南湖区有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向城市“空间”和“高度”要效益,楼宇经济起步早、规模大,尤其千万税收楼宇数量更领跑全市,规模效应不断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引入活水,有力推动着城市创新区建设,大大提升了中心城区首位度。

楼宇攀“高”

“撑”起发展新高度

楼宇经济,常被称为城市的“空中聚宝盆”。

作为一种集约利用资源、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的经济形态,楼宇经济通过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放眼南湖区,高楼林立、产业集聚,每隔一段时间就拔地而起的高楼,不仅标记着城市天际线,更是楼宇经济发展的见证者。

1月16日上午,位于南湖CBD的南湖新区商务大厦内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在这里的楼层索引牌上看到,这里目前入驻了150余家单位,成为南湖区具有代表性的千万元税收楼宇之一。2023年,该楼宇入驻率超过90%,税收超过2.73亿元。

而在亚欧路、广益路交叉口的东方天玺,则在不久前成功“摘星”四星级楼宇。

“重新规划改造后的东方天玺,积极引入了多项新业态,从原来‘酒店+企业’的单一运营模式,转变为‘酒店+企业+餐饮’多业态共同发展的复合运营模式。”南湖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南湖区大力实施楼宇经济专项行动,实现了辖区内楼宇规模进一步壮大、楼宇效益进一步提高、楼宇品质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南湖区现有商务楼宇87栋,楼宇入驻企业15000余家,主要涉及金融、科技、商贸等行业,总纳税额31.84亿元。去年以来,累计新落地企业2000余家,吸引唯今国际、领行智行等一批高成长科技型信创企业集聚。

据介绍,近年来,南湖区高楼迭起,通过招商选资、高效服务等方式“退低进高”,知名品牌、优质企业、高端人才项目竞相入驻,初步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错位、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推动楼宇经济成为南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城市名片。

构建产业生态

楼宇经济迈入2.0时代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一栋栋产生更高GDP、更多税收的经济“高产田”,不仅代表着城市的“面子”,刷新着城市的天际线,更代表了城市的“里子”,成为互联网、信息咨询、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以南湖新区商务大厦为例,这里目前入驻的嘉兴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申嘉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嘉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一系列单位,都与城市建设和运营行业息息相关,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这些企业或机构的入驻,带来了明显的集聚效应,并且赋予了楼宇不一样的‘个性’。”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称,为推动楼宇集群发展,南湖区开展全区楼宇经济空间布局规划和业态定位研究,明确互联网金融、健康养生、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构筑起“一心、两核、三区、多点”的楼宇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已形成以南湖CBD、建设街道都市经济产业园、嘉兴科技城总部商务花园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鲜明、布局合理的商务楼宇群。

在此基础上,南湖区聚焦产业差异化,“一楼一策”“一楼一品”抓好培育,引导每幢楼宇集聚起相同类别或相关行业、同一领域服务业企业,培育出互联网金融特色楼宇环球金融中心、规划设计特色楼宇嘉兴规划设计院大楼、生物医药试验研究泰格医药数据大楼等一批特色楼宇,其中信德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大厦、新区商务大厦等7幢楼宇税收超亿元,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