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科创高地,加快打造标志性成果!
10月11日,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专题调研祥符荡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推进工作。嘉善县委常委、嘉善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曹惠明等参加。
张锡锋一行首先来到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数慧云巷园区,详细了解该项目推进情况。数慧云巷一期A区及B1楼目前正在进行装修,面积约3.8万平方米,将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打造集研发实验、成果转化、行政办公、会议展示、学生公寓及生活配套于一体的高层次科创平台。张锡锋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注重细节,抓好项目的收尾工作;希望浙大充分发挥人才、科研等优势,依托配套项目,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园,赋能地方更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将先进环境材料、智能环保装备作为两大研究方向。张锡锋走进实验室,听取关键技术及设备装备情况介绍,了解科创成果转化成效,希望实验室始终坚持科创与产业联动,把实验室中的先进技术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实用技术,助力地方生态环境产业跨越式发展。他还走进未来城市(未来水务)实验室和未来城市(智慧城市)实验室了解情况。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张锡锋听取了祥符荡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等汇报。他表示,今年以来,嘉善示范区管委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在项目推进、载体运行、人才汇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方厅水院二期、浙大二院嘉兴医院等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数慧云巷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浙大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等三大载体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集聚科研人员822人,硕博比95%,成绩值得肯定。
张锡锋强调,要全力以赴大抓项目,加快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要坚持项目为王、品质至上、提速攻坚,加快推进浙大二院嘉兴医院等在建项目,推动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创新大道(一期)等项目尽早开工;要持续推进科产联动,按照要求在提升实验室造血能力、科创成果就地孵化转化、浙大优质资源导入等方面持续抓好落实,推动三大载体积极争创更高能级平台,并与本地龙头企业或重点行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同时,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谋深谋细前期工作,为项目有序推进做好土地等要素保障。
张锡锋要求,要优化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更强奋进活力。要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完善三大载体管理机制、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合力推动祥符荡创新中心实现形象大焕新、能级大提升、发展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