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70890431/2024-473705 | 发布机构: | 嘉兴教育学院 |
发文日期: | 2024-10-15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携手镇村与教育共富| 携手镇村送教 名师引领成长——嘉兴市2024年小数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 |
发布日期:2024-10-15 09:06
信息来源:嘉兴教育学院
浏览次数:
10月12日,嘉兴市2024年小学数学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在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嘉兴教育学院主办,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承办。嘉兴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朱国荣老师,海盐县、秀洲区和海宁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员,海盐县、秀洲区名优教师团队以及海宁市的小学数学教师共14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围绕“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思考与实践”这一主题,研讨教师在数量关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次活动的上午场由海宁教师进修学校的吴兴元老师主持,主要围绕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展开研讨活动。第一堂课是由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的蔡新莲老师执教《单价、数量与总价》。蔡老师从“深化‘单价’意义的理解,渗透‘关系’的模型意识”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二堂课是由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的吕爱炎老师执教《速度、时间与路程》。吕老师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比较快慢的过程中加深理解速度的含义,从而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两节课后,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徐丹红老师作了专题讲座《聚焦数量关系,发展模型意识》。徐老师从实际调查数据出发,多角度深刻地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强调数量关系的建立,模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升解题速度,使解题策略更加多样与灵活。徐老师还结合上午两堂课的共同点,进行了磨课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抽象、理解、应用数量关系,变式、辨析、深刻核心概念”的设计理念。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发展模型意识。 下午场主要围绕六年级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除法的教学展开研讨活动。首先由海盐县向阳小学教育集团的罗诚老师执教《百分数》。罗老师以生活中的百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数学意义,更通过不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应用意识。随后秀洲实验小学的陈浩老师执教了《分数除以分数》。陈老师通过经验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小数、分数除法的一致性,并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进而体会“乘倒数”这一算法的概括性和通用性。 课后,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的吴培钢老师作了专题讲座《剖析百分数教学,展现统计价值魅力》,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的宋华良老师作了专题讲座《悟理通法:分数除法教学的实践思考》。两位教研员针对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分数除法的教学思考做了深刻的剖析,由理论到实践,由想法到做法,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团队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带给现场老师们思想的启迪。 活动最后,朱国荣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作了总结发言。朱老师首先指明新课标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凝聚成了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新版教材专门设立了数量关系的主题单元,凸显了数量关系教学的重要性。朱老师还阐明了数量关系主题内容在小学阶段的发展进阶:第一学段重点是加、减、乘、除的运算意义教学;第二学段重点是建立基本数量关系,主要是加法模型(总量=分量+分量),乘法模型(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第三学段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最后,朱老师还对本次活动的四节研究课作了简要点评,肯定了四位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肯定了三位教研员所作的深度解读和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演绎和磨课分享,市、县两级小数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给海宁的一线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熟的教学方法。以名师送教的形式组织研讨活动,激励老师们在教学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以“携手镇村”教育指导的方式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探讨和交流,对提升农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城乡教学的均衡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信息来源: 嘉兴教育学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