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4-473791 | 发布机构: | 市委宣传部 |
发文日期: | 2024-10-16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嘉兴宋韵文化研究又添新成果 | |
发布日期:2024-10-16 16:27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日前,由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室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晁芊桦合作编修的《秀州宋史录》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与历年整理出版的《宋·嘉禾宋文钞》《元·至元嘉禾志》《明·万历嘉兴府志》《清·光绪嘉兴府志》文献志书一道,初步搭建起嘉兴自宋至清旧志文献体系,有助于嘉兴宋韵文化研究。 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标识。宋代,尤其是南宋,嘉兴作为龙兴和畿辅之地,承袭隋唐时期快速发展之势,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得到长足发展,至今依然深刻影响着嘉兴。 为何书名为“秀州”? 此书书名“秀州”,指的是:收录的文献地理范围以宋代秀州境域为准,包括嘉兴县、华亭县、海盐县、崇德县。其中,北宋盐官县(今海宁市)属杭州(南宋建炎三年升为临安府),因现海宁市属嘉兴市,故将宋代盐官县相关资料收入附录。 而在确定地理位置时,也有一个小插曲。编纂团队发现,不同版本的文献记载不同,或许是文字错误,或许是异体字和俗字不同,又或者文字缺失或模糊不清。“比如《宋史·地理志》对秀州的地理位置描述与我们一开始理解的有所差异,这中间我们也是通过对比多个版本,进行合理推断和补全,确定了最准确的表述。”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兴有志,始于两宋 现存最早的嘉兴方志为元代《至元嘉禾志》,据记载还有《祥符秀州图经》《宣和嘉禾郡志》《淳熙嘉禾志》《嘉定嘉禾志》等,但均已失传。该书出版后,可补足嘉兴宋代方志散佚之不足。 2022年起,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室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晁芊桦合作,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退休教授顾吉辰提供的资料目录,借助各种数据库和整理文献补充、完善,历经两年多时间考证、纠谬、补注、审校,《秀州宋史录》最终得以顺利出版。 “在宋代,秀州不仅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丝绸绫缎在北宋时期已被列为贡品。”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整理两宋典籍中记载秀州的相关史料,汇编出一套宋代秀州地方文献,可系统认识和厘清嘉兴历史文化脉络。” 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目前发行了1000册。书中篇目清晰,分门别类标注,极为丰富,根据文献的类别与分布共设了25个篇目,分别为建置、城社、学校、坊陌桥梁、公廨场务、仓库、形胜、山脉、河流湖泊、水利、古迹寺观、院记、杂记、籴买、户口、物产、田地、官租、盐铁坑冶、常平、官税、灾害、历任职官、进士、释老等,共25.8万字。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