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徐玉峰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停车规划、提高停车配建指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难问题,连续四年将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一是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根据《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共有26个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了商业中心、医院学校、老旧小区、办公大楼、桥下空间等多类型场景;建设方式从地面停车场向立体停车楼、地下两层停车场扩展,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最大程度提高空间利用率。目前,26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共新增各类公共停车位8305个,超额完成1305个,全部停车场均建设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停车资源结构持续得到优化,停车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和改善。
二是了解需求现状,完善停车场地服务。针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步攀升,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均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充分满足各种充电需求;针对学校周边“潮汐式停车难”问题,创新采用校园“地下接送系统”,在操场下挖空间用作停车场,引导私家车进入地下车库接送学生,同时使用道闸系统物理隔离出家长等候区、学生休息区等区域确保学生安全,进一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减轻周边建筑的停车压力。
三是推行立体车库,增拓停车资源供给。市区中心、人员聚集地段停车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土地资源基本占用无余,新建停车场的难度极大。近年来采取“挤海绵”、“见缝插针”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效。目前,已建成的机械式立体停车项目中,嘉兴市第一医院内部停车场平改立工程新增车位724个;戴梦得智能立体停车楼利用4台垂直升降机和8台横向移动台车新增车位217个;桐乡新世纪公园南大门西侧立体停车场在地上3层设置机械式双层停车场,新增车位358个,最大限度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进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背景下,将对《嘉兴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19-2035年)》进行评估,抓住浙江省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契机,将停车场规划、建设相关内容结合城市道路发展规划一并编制。聚焦现状存在的停车供需不平衡问题,在修编过程中,对基本停车、出行停车、公共停车需求进行科学合理预测,根据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因素,对路外社会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设施布局、建筑物指标配建标准、典型片区综合整治、智慧停车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拟定近远期建设计划。
(二)优化更新停车配建标准。参考省标以及其他城市的停车配建水平,开展嘉兴市建筑停车场配建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多部门联动,逐步摸清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及闲置率,找出泊位增量空间,横向对比国内其他城市停车分区、停车供给策略、建筑分类等指标,评估我市停车配建标准值。协助自规局组织开展《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根据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新版《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指标标准》,进一步落实优化嘉兴市的停车配建标准,对医院、学校、办公、商业等机动车配建指标进行上调,适当提升停车配建水平。
(三)加快停车设施提质增效。发挥国有融资平台带动作用,在探索投建戴梦得智能立体停车楼、桐乡菊花广场立体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具有代表性的地上、地下立体停车设施,在公共停车场的选址原则、投资模式、建设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形成一套完整体系,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全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非机动车与共享电单车停车泊位的优化设置,根据车辆停放现状与周边群众的需求,动态调整非机动车与共享电单车停放区域,适当增减泊位数量,同时加大对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的劝导、处罚,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积极推出蓝绿色停车位,在市区新增限时段“蓝色”错时停车位与“绿色”限时30分钟停车位,在不长时间占用通行资源的前提下,满足群众个性化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