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放谋发展 加速提升首位度
岁末年终,是丰收敛藏的时节,也孕育着新的生机。
此时,正是谋划新一年发展蓝图的关键时刻。
新的一年,南湖区要如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科技创新上更上一层楼,在对外开放上打开新局,在共同富裕上蹚出新路,在建设新时代文化上展现更大作为,在管党治党上一严到底?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12月16日至17日,南湖区党政代表团赴金华义乌和温州龙湾、永嘉学习考察,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城市建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快推动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南湖区委书记邵潘锋,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群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健,区政协主席章剑等参加考察。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委副书记、市长叶帮锐,义乌市政协主席陈小忠;温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龙湾区委书记周一富,龙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州湾新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夏禹桨,龙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纯芳,龙湾区政协主席吴昌亮;永嘉县委书记黄慧,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呈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宝锋等参加相关活动。
推动科技创新再出新
创新一直是南湖区的一张金名片。20多年来,南湖区始终努力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创新高地。
那么,在新的一年,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科技创新上攻坚闯关,更好地推进南湖创新发展呢?
12月16日下午,代表团来到温州市龙湾区,参观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和中国眼谷,学习温州科技创新之道。
国科温州研究院于2019年5月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医科大学三方共建,研究院着力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已孵化科技型企业54家,8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处于市场化或临床试验阶段。
中国眼谷作为龙湾区政府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共建的眼健康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平台,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眼视光产业创新综合体,2020年6月正式开园,现已投用中央孵化园、中国眼谷博览中心、眼视光装备智造加速园,2021年11月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小镇。
“通过这次考察,最大感受就是温州关于区域科技创新的谋划非常超前。”南湖区科技局局长郑玲表示,无论是国科温州研究院,还是中国眼谷,科研和产业布局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南湖区要充分发挥现有科研院所的平台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循环融通,进一步推动科研和产业充分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南湖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找准切口,打造南湖科技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温州的创新理念和开拓之举,让代表团的成员对科创有了更新的认识。
考察中,代表团成员最关注的是科创平台如何赋能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效。大家都认为,南湖区要更好地发挥浙江清华长三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南湖交科院等科创载体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南湖发展新优势。
“我们要学习借鉴中国眼谷的经验,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集聚。”南湖区余新镇党委书记邓剑强表示,余新镇将立足嘉兴高铁南畔“产城融合、未来新城”定位,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着力推进国际研发社区建设,积极引入国际产业研究院,加快引进新型都市工业,做强“四链”,助推发展。
激发开放发展新活力
开放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湖区如何在扩大开放中打开新的局面,激发新的发展活力?世界小商品之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
12月16日上午,代表团来到金华义乌市,先后考察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和五区,走访参观、听取介绍,与经营户交流,深入了解义乌国际商贸城在不断拓展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先进做法。
据介绍,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市场是国际商贸城外向度最高的专业市场,现有营业面积73万平方米,商位8000余个,经营主体10000余家,外向度达80%,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约占50%。
“你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产品是哪里生产的?现在跨境电商占比有多高?”代表团走进一家家商户,询问了解进出口贸易情况,对义乌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市场经营户的开拓创新意识深表赞叹,对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了更深的体会。
义乌是发展对外贸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典范,非常值得学习。代表团的成员纷纷表示,要学习义乌市场持续不断地创新、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学习他们先进的市场开发经营理念和经验,推动南湖区外贸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壮大,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南湖区也有很多外贸企业和专业市场,还拥有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南湖园区,要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跨境电商,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区经信商务局局长马波表示,义乌的对外开放水平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南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部署要求,搭建更高能级的开发平台,加大“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培育更多外贸新业态,大力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协作。
蹚出共同富裕新道路
昨天的楠溪江畔,暖意浓浓。
代表团一行来到紧邻楠溪江的永嘉县枫林镇镬炉村,这里是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曾获浙江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级优秀未来乡村等荣誉。
走进村庄,代表团成员无不被村庄的美丽环境所打动,听取了村干部对近年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更是深受触动。镬炉村创新“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发展模式,先后落地了麦饼工坊、田家莫上瘾民宿、林间小筑咖啡馆、乡味博物馆、麦浪公园等业态,致力于打造温州乃至浙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示范村和样板地。
昨天,代表团还来到永嘉县岩头镇丽水古街和红十三军教育基地。经过多年打造,丽水古街已成为古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样板,2023年被列为全国“千万工程”考察点之一。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南湖区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城乡面貌蝶变跃升,尤其是通过推进“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变成一幅幅实实在在的图景,一个个和美乡村在南湖畔崛起。
今年初,在全省第二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培育建设绩效评价中,南湖区“首善精彩幸福路”示范带获评优秀等次。这条示范带以凤桥镇三星村为起点,以“人”字形分别向余新镇普光村和新丰镇净相村两个方向延伸,覆盖3镇6村,全长19公里。同样在年初,大桥镇由桥村和新丰镇净相村入选浙江省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
“镬炉村在未来乡村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邓剑强说,近年来余新镇打造了“渔里问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普光村“未来乡村”、曹王村“历史文化村落”,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农业资源、产业优势,吸引青年入乡创业,引进新业态,形成新模式,集聚人气,特色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在南湖区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中作出新的余新贡献。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南湖区统筹城乡基础好,是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区之一,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我们要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始终走在前列。
打造城市创新区金名片
作为嘉兴的主城区,近两年南湖区大力推进城市创新区建设,在城市有机更新、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
代表团还来到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的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实地了解温州龙湾在城市有机更新、发展城市经济方面的经验做法。寺前街历史悠久,改造后保留了原有的古朴建筑风格,赋予其新的时代功能,汇聚了文化创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宿小院、非遗工坊等多种业态,推陈出新打造沉浸式街区IP概念。
区文旅局局长钟晓燕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这次考察,结合南湖区城市创新区的发展,要考虑更多多元化消费场景的打造,积极探索引入到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引入更多时尚、前沿、未来的文旅新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嘉兴、来南湖,突出南湖区的“两个文化”优势,打造南湖城市IP,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作为南湖区全力打造的“两大主平台”之一,城市创新区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初以来,南湖区全力推进“2+6”重点地块的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创新区建设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城北地块、民丰冶金地块等重点区域的建设倾注了全区上下巨大精力。
“我们要高标准谋划设计,以创新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新嘉街道正把城北地块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卓舟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对推进城市创新区建设有了更深的感悟,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乃至中国眼谷的打造,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城北板块打造中,新嘉街道要结合自己的产业资源和优势,高标准发展都市经济园区,不单单要提升城市形象,更要发展城市产业,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阵地,打造“城北门户、新嘉中心”。
代表团成员边走边看边交流,大家认为南湖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运河穿城而过,拥有月河、芦席汇、子城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创新区建设中,需要我们科学谋划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引入更多创新业态,打响品牌,更好地聚集人气、商气,繁荣城市经济,增强主城区的经济实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