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新增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全媒体记者 高昱雯 见习记者 吴明玥 通讯员 蒋慧伦
本报讯 记者从县经信局获悉,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嘉兴市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上,海盐有11家企业上榜。其中,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10家,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技术中心1家。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对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望海街道的浙江圣环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看到研发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拉力测试。“我们目前有两款新产品,桑蚕丝棉混纺纱和高档真丝睡衣用桑蚕绢丝,正在申请浙江省工业新产品认定,相比于之前的常规产品,新产品强度更高、更加干净。”浙江圣环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科负责人严佳康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提升产品质量,统一规范研发场地,圣环丝绸在2019年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了一支由纺织材料、纺织工艺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及研发人员为主的42人研发团队 。
“中心成立以来,企业投入的资金累计超2000万元,已获得3项浙江省工业新产品、2项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严佳康介绍,今年还有三项新产品和一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企业还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研究及培训,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壮大研发团队。
抓科研的同时,圣环丝绸技术中心助力企业改进设备和生产工艺,研发了符合欧洲市场的高标准产品,更好地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助力行业技术进步。“技术中心成立后,为企业年产值增加了10%左右,不断上新的好产品也打响了企业知名度。”严佳康说。
创新驱动发展,随着技改热潮涌动,不少海盐企业像圣环丝绸一样,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积极推动技术革新。
位于通元的浙江雨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制开发与生产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列及LED面板灯照明系列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于2019年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配备了36人的研发团队,成立至今已获得41项专利,其中包括5项发明专利。
“我们之前都是一些小型客户,后面接触到公牛、美的等一些大企业,对技术提升、产品提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雨林电子技术中心副主任沈丹锋说,“依托企业技术中心,我们引进了专门的技术人才,增加了技术设备,保证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
跟随人工智能的步伐,雨林电子对以往的产品进行了迭代升级,沈丹锋介绍,该公司有一款最新研发的产品是在原来LED灯具中加入节律算法,可以自动调节灯的亮度和色温;在智能控制器方面,嵌入了最新技术WIFI物联,可以实现云端控制,用户能随时随地通过APP进行查看与控制。
在沈丹锋看来,研发中心就像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剂”,“公司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创新,用智造力提升竞争力。”
除了圣环丝绸和雨林电子,另外获评市级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的8家海盐企业分别是七丰精工、坤博精工、容宸科技、联亿五金、华达油墨、常绿智能制造、三马紧固件、明铖金属;万纳核电检修则获评市级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技术中心。
近年来,海盐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通过强化业务培训、精准对接指导,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全县已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
“下一步,海盐将继续强化引导、优化服务、突出示范,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企业,为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