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吨重桁架钢结构顺利提架
丰子恺艺术中心“上梁”了
桁架钢结构吊装完成。
丰子恺艺术中心俯瞰全貌。
“上梁了!” 近日,凤凰湖畔的“艺术殿堂”——丰子恺艺术中心项目传来喜讯,一榀重达42吨的桁架钢结构在两台260吨汽吊的共同发力下,顺利提架完成。这也标志着丰子恺艺术中心建设顺利完成“上梁”,项目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从高空俯瞰,丰子恺艺术中心以美术馆建筑“缘缘楼”为主体,与多层剧场建筑“曜日堂”、 多层音乐厅建筑“映月厅”,形成的U形总体布局已芳容初绽。
其中的美术馆建筑“缘缘楼”,可谓是整个工程中的“颜值担当”。美术馆外立面由玻璃和蜂窝铝板幕墙组成传统窗棂造型,呈现出江南韵味。这看似通透、轻盈的外观实则采用超大直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以及大跨度桁架结构,用钢量就达15000吨。 显然,与老百姓盖房相比,要支撑起这座15000吨“钢铁巨屋”,难度大得不是一星半点。
“正是这超高独立柱、超跨超重屋面桁架钢结构造型,使得美术馆成为整个项目施工难度最高的单体建筑。”站在巨大的钢结构主体施工现场,项目承建方巨匠集团丰子恺艺术中心项目副经理纪建华抬头望向屋顶,“整个主体要用到111榀钢结构桁架,其中最大的这榀跨度达到了37米,高达3.2米,重达42吨,这样的设计在以往的桐乡建筑工程中前所未有。”
为了把这些“大家伙”安上去,项目部费了不少劲。纪建华介绍,为了确保37米大跨度桁架焊接质量,项目部在吊装前进行了焊缝探伤检测,并设置2个提升吊点同步操作,持续施工3.5个小时才得以完成。提升就位后,工人们还要进行桁架两端高强度螺栓固定、上下翼缘焊接等工作。
前期,项目部也对吊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利用BIM软件进行多次模拟测试,最终制定了严谨、可行的应对方案,确保了此次“上梁”的顺利完成。
“上梁”后,美术馆建筑“缘缘楼”就将转入到屋面、玻璃幕墙施工阶段,逐渐穿上“美丽外衣”。 截至目前,丰子恺艺术中心剧场、音乐厅已经结顶,正在进行最后的墙面粉刷、幕墙施工等工序,将在农历新年前完成外部脚手架的拆除工作;美术馆正在进行钢结构桁架屋面楼承板的浇筑,将于明年3月份迎来主体结构验收;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项目将于明年全面进入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作业、室外景观绿化施工阶段。整个工程预计于2026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