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努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幸福
■撰文 翁人羽
小寒时节,海盐养老服务中心(原海盐县老年公寓)的户外气温已经降到-3℃。和往年不一样,老人们不用穿戴着厚厚的羽绒服和围巾手套等“全副武装”,而是衣着轻薄,自如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有了集中供暖。
2022年,海盐对该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核能供暖项目,实现热水循环供暖。“比空调舒服多了,不会冷热不均,也不会干燥不透气……”77岁的许忠培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说起核能供暖的好处,他滔滔不绝:“感谢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怀,这个冬天,我们身暖心更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许忠培的幸福晚年生活,也折射出社会普遍的民生情怀。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如何托稳“一老一小”的幸福?带着民意参会的县政协委员戴海华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新的声音。新见解、新招法,通往幸福的新途径跃然眼前。
紧盯民生 精准选题
截至2022年底,海盐县户籍人口60周岁以上老人达11.37万人,占全县户籍总人口的29.63%,80周岁以上老人达1.52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一老一小”问题成为当前民生热点,群众对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和迫切。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保障问题也是戴海华关注的内容。“如何让老人们体面而幸福地度过晚年?如何解决少年儿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戴海华一直在思考。
目前,海盐县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不足,人员和服务能力与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差距较大。“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展上门医疗服务,但由于基层缺乏人员,对高龄或者失能老年人上门健康服务不足,缺乏标准和规范,现有的服务模式不能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健康需求。”戴海华说。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园,“小眼镜”“小胖墩”屡见不鲜,很多少年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心理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大多与不良行为习惯、缺乏体育运动、体检不到位等直接相关,深层次原因则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戴海华表示,基层儿童保护和服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理念,推动从保障儿童健康生存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转变,具体到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传递民情 撰写提案
为确保选题“现实”而不“空泛”,戴海华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并到海盐多个社区、养老机构、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在实地观察和访谈中,她了解到,目前海盐“一老一小”问题最大的难点还是资源不足。
“现阶段,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步瓦解,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不足。一方面,社区缺乏可以运营的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专业运营团队;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与儿童健康问题的特殊性,亟需配置相应的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人员和设施。”戴海华说。
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她又多方听取有关单位、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反复比较、鉴别、思考、研究,提炼观点,形成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可行性的提案建议。
在“一老”方面,她建议强化老年预防保健、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完善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服务。同时,发挥活力低龄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在社区推行互助养老、托育服务等,既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自我价值效能感,也有利于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育儿压力。
在“一小”方面,她建议广泛开展育儿指导服务,尤其在农村地区实施好此项服务;重视少年儿童生理健康问题,学校要摆脱传统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推广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多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加强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宣教,重视对少年儿童及其家庭矛盾症结的化解;增加专业医疗资源,平衡心理教师力量配比,补充人才短板,建立心理咨询求助平台,建立闭环协作信息共享机制等。
另外,她建议充分利用秦山基地核能安全、高效、清洁的特点,继续推动核能供热的广泛利用,将核能供热的方向更多的向养老机构、托育服务机构、学校、医院等公益公建领域延伸,可作为海盐县“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助力推进“一老一小”工作
2023年,戴海华提出了《关于建设“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议》提案。针对其中的5条建议,县卫生健康局很快便有了回复。
“去年4、5月,卫健局的专家与我多次电话沟通并当面交流,对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给予回复和解释,并于5月中旬对我的提案建议落实情况做出了正式书面回应。”戴海华说,通过回函,她欣喜地了解到,如托育服务、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等内容,已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了对应的工作部署,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县养老服务中心完成核能供热改造并投用。
近年来,海盐高度重视“一老一小”,依托省“浙里康养”“浙有善育”工作部署,将“一老一小”民生服务作为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方面,全方位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服务有机结合”的推进体系。托育服务方面,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多方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总目标,相继出台《海盐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海盐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奖补标准(试行)》。以省、市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做好托位供给增量。截至2023年5月底,9个镇(街道)均建有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已备案托育机构(幼儿园托育部)33家、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6家,托位1984个,千人托位数为4.21个,居全市第一。
“‘一老一小’人群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戴海华说,未来,她将继续对民情冷暖保持高度敏锐,通过政协委员这个身份献智出力,为民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