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法治政府建设

嘉兴市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06 16:00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2023年,嘉兴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关心指导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履行“一个统筹,五大职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更高水平平安嘉兴、法治嘉兴建设助力添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站位“强统筹”。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2次。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解决相关问题。二是提升创建成果。出台《嘉兴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后续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数字赋能法治建设等七大行动,加快建设整体智治现代法治政府。开展嘉兴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十大标志性成果”评选活动,加强示范项目和“最佳实践”项目培育推荐,承办全省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动员部署会并作经验交流。三是健全保障体系。提请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出台《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办法》《嘉兴市法治建设责任落实约谈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法治嘉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法治建设提档升级。成立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嘉兴分院,协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法治引领示范地。四是坚实法治基础。以全省县乡合法性审查改革全域试点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首创“法审”指数,夯实基层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基础。

(二)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强规范”。一是加强行政立法。落实年度立法计划,加快推进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1件,推动出台政府规章1件,其中《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管理办法》弥补了上位法以及政府规章层面的立法空白,明确了市域外配水工程的管保范围。二是推进依法决策。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编制并向社会公开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和清理,审核市政府文件100件,提出审查意见237条,修改、废止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178件。三是完善执法体系。健全覆盖市县的监管事项清单体系,开展地方特有监管事项梳理认领工作。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推动市级行政执法主体以“一单位一清单”形式公示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7804项。落实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妥善协调海洋综合执法事项争议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涉企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监督活动,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77份,涉及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二。四是落实行业监管规范开展行政许可审批,受理行政许可申请439宗,许可439宗。强化法律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开展行政检查8次、行政确认256、其他行政执法行为576宗。落实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按要求向社会公开。

(三)服务发展大局,改革突破“强支撑”。一是优化法治环境。牵头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六大专项行动,重点抓好18个突破性抓手项目,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32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打造“浙里最‘嘉’”营商环境品牌,1个项目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3个项目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聚焦发展需求,成立嘉兴市知识产权、企业合规等法律服务中心,集聚资源优势,优化服务效能,护航企业发展。二是优化增值服务。创新打造“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双合规模式,编制合规指引14个,其中4个入选第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管理项目、3个入选后备项目,帮助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升竞争能力。深化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全覆盖、“千名律师联千企”等工作,律师团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2.44万次。三是加强涉外法治。拓展建设县域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建立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工业社区等法律服务站16个,构建24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响应圈”。充分发挥涉外公证职能作用,开设“一带一路”公证服务专窗,为国际贸易、涉外投资等提供安全保障。创新涉外法律服务共享模式,指导桐乡成立“出海”法律服务团,帮助外贸企业挽回损失3133万美元,带动项目基建、物流运输等领域70余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助力150余个境外投资项目落地,直接对外投资超110亿美元。

(四)迭代法律服务,便企惠民“强供给”。一是落实民生实事。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全市公证机构办理公证3.38万件,“最多跑一次”率达85.96%,全省通办公证事项达88.3%。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法律援助实现市域内100%通办。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受理援助案件9273件。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开展“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省级试点,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点建设,分级分类提供公证、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复议受理、涉外法律服务等增值服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实现法律服务业务“即审即办”。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解答咨询7.77万人次,值班律师办理认罪认罚法律帮助案件8117件。三是丰富服务资源。拓展仲裁服务领域,探索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嘉兴仲裁委受理仲裁案件276件。引进2家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在嘉兴设立分所,指导嘉兴学院司法鉴定所通过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成立嘉兴仲裁委员会海宁分会,更好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四是推进数智普法。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打造数字普法模式,整合“嘉兴普法”小程序、“法助小微”“数字普法人”等项目为嘉兴“精准普法一件事”。“嘉兴普法”小程序阅读量超168万人次,“数字普法人”亮相2023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

(五)化解纠纷争议,维护和谐“强保障”。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坚持“做实村级、做强镇级、做精县级”原则,形成以县级调委会为龙头、镇级调委会为骨干、村居和企业调委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特色、个人调解工作室为补充的多层次纠纷调解组织体系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7.32万件,涉及金额42.5亿元。二是打造调解特色品牌。结合枫桥经验6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十佳调解品牌、最受欢迎调解员和调解委员会系列评选,打造县域调解品牌3个、镇域调解品牌22个,累计建成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16家。海盐县秦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律师调解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首个市场化律师调解机构——嘉兴市禾谐调解中心三是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为重大征收项目实施单位提供事前研判、事中保障、事后协调的“全生命周期”政府法律服务,从源头防范化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和“以案治本”功能,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194件,成功调解604件,调解率50.59%;直接纠错34件,纠错率2.85%。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嘉兴市司法局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对表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尤其是涉外法律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下阶段,嘉兴市司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法治中国示范区市域标杆为总目标,按照“148510”工作思路,即聚焦一条主线、深化四项改革、完善八大体系、提升五种能力、实施十大行动,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挑大梁勇立潮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