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南湖区

嘉兴植物园 到底“潮”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04-07 08:44 信息来源:南湖区 浏览次数:

清明踏青何处去,路人遥指植物园。三天清明假期,市民惊呼一座城的嘉兴人涌向同一个地方——全新开放的嘉兴植物园。一波波人潮、车潮、市潮汇成了嘉兴的新“潮”流。人们都说,如今的嘉兴植物园真的很“潮”。

那么,嘉兴植物园到底“潮”在哪里?

“潮”在年轻态。

向新而行,势在转型。嘉兴植物园改造,既要改形,更要塑魂。这次嘉兴植物园“重装”,摒弃了“新瓶装老酒”思维,从顶层设计到规划落地,以年轻态的勇气和锐气,加速城市公园改造的转型提升,让城市公园形魂兼备。

充满青春元素的嘉兴植物园一经揭幕,就展现出了活力四射、朝气蓬勃、无限时尚的气质,跟年轻人自然而然产生契合度、黏合度、融合度。而对中老年人而言,年轻有朝气的公园,同样具有强劲吸引力,因为他们一样喜欢具有朝气的场景和新潮玩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兴植物园这次收获“顶流”,是城市公园创新转型走时尚路线的一次成功实践。正如嘉兴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所言,嘉兴植物园的转型提升专注年轻态,就是城市经营运营的一种创新。

“潮”在好生态。

生态是植物园的标志性基因属性。作为城市的“绿心之地”,嘉兴植物园先后经历了多次改造。与历次改造不同,此次整体按照“一轴一带八园”的设想,秉承“微改造、精提升”的改造理念,形成集优美的公园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典型的水乡特色、宜人的休憩空间于一体的地方性植物园,呈现了植物的丰富性、多样性。改造中植入了时代元素和城市元素,不仅突出植物生态,还兼顾人文生态。

嘉兴植物园除了有槜李园、分类园、月季园、杜鹃园、牡丹园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植物资源,还有草径、栈步道等人文生态规划配套,突出了教育、游乐、休闲、运动等功能体验。特别是市民呼声较高的停车难问题,也在大生态环境建设中,经过八方协同会商得到圆满解决。具有如此立体式、全方位、包容性的好生态,嘉兴植物园甫一亮相即被大众追捧就不足为奇了。

“潮”在新艺态。

与植物相逢,和美好相融。当植物与艺术相遇,会产生怎样奇妙的火花?嘉兴植物园会给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花式流派”。嘉兴植物园的花草树木能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美学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以“文化焕新城市,共赴文化之约”为主题的嘉兴植物园开园系列活动,与众不同的艺术牌,独树一帜的新艺态,让人眼前一亮。这次开园系列活动专门设置了60个艺术摊位,汇合了文创市集、艺术展览、音乐表演等七个部分,让市民体味到了多元的艺术套餐,享受到艺术给今年春天绽放的限定美丽,成为文旅融合的新表达方式,也带给了嘉兴植物园更多“潮”流。

“潮”在新业态。

植物园火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模式,那就是由此催生的新业态。从嘉兴植物园开园系列活动集聚的效应看,不仅有市民休闲生活的新业态,更有为丰富新业态而引进的各地高层次运营团队和平台。比如香樟树下咖啡馆是一家“网红”店,网友称它为“森林中的咖啡馆”,这一园中新业态成为市民游园休憩的首选场地。

而此次“匠人市集”荟萃了70多家美食匠人、设计师品牌、艺术家等平台和团队,有嘉兴本地的,也有北京、上海、杭州、江西景德镇等外地的,提供了视觉新潮、形式新颖、内容新奇的新消费新业态,让入园的市民大饱口福、大开眼界。可以说,这次活动成功搭建了一个平台,把全国优秀的团队吸引到植物园,为嘉兴城市公园的共建共享、转型提升注入无限动能。

嘉兴植物园不只有“潮”,也不是为“潮”而潮。“潮”是现象,“创新”才是内核。透过植物园的“出圈”“霸屏”“火爆”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正深入人心,并不断向城市治理各个领域渗透。我们更能清晰看到,嘉兴植物园这一新“潮”流正在汇聚成发展新业态、消费新场景,一个以“融合+”为主题的城市公园经济新模式雏形已现。以植物园的开园活动作为切入点,推进具备条件的公园绿地全面开放共享,推动“公园+休闲”“公园+健身”“公园+文化”“公园+市集”等创新实践,打造市民生活休闲新环境,积极培育公园消费新场景,深度赋能“着眼长三角、聚合大嘉兴、建强主城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或许才是嘉兴植物园转型提升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