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民生实事项目 > 历年民生实事项目

政在为民|用心用情办好这“桩”实事

发布日期:2024-05-30 19:30 信息来源:读嘉 浏览次数:

“桩”点美好,为绿色出行“充电续航”。

两年前,新能源车车主出行,还得在脑子里做“算术题”,精确计算里程,依据续航规划去哪充电;现在,当你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充电桩”,密密麻麻的充电桩点位就会一下子冒出来——聚集在城市,分散在农村,汇集在景区,布局在高速……

在嘉兴,目之所及,充电桩已比比皆是,“找桩不再难”成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的共同感受。

「布局」

以“全覆盖”化解焦虑

小小充电桩,桩桩连民生。

截至目前,嘉兴全市“车桩比”继续保持2023年年底达成的1:1,新增充电桩与新能源车数量齐头并进。这意味着,在嘉兴基本上一辆新能源车就配备了至少一根充电桩。

“充电不再难”的背后,不仅是嘉兴从上至下的政策贯彻,是民生实事工程扎实落地的可感实效,更是政府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果决行动。

这“桩”实事1.jpeg

实际上,将“新增公共充电桩”列入民生实事在嘉兴并非首次。去年,就曾提出“新增公用充电桩500个”的目标任务,今年,不只是简单的延续,更是破难攻坚、全力推进的一年。

首先,可见力度之大。从数量上看,去年新增500个,今年直接变成2200个,可谓是铆足了劲。在进度上,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充电桩1251个,完成率达56%,其中约63%为快充配置,所有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全面完成。

其次,可见落子范围之广。面对过路旅人,奔波司机,老城区居民,停留游客等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嘉兴以三个“全覆盖”,化解特定区域充电难题——全市97个3A级及以上景区村庄全覆盖,462个城镇社区全覆盖,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全覆盖。

最后,可见均衡城乡发展之意。由于广大乡村下沉市场还不成熟,农村充电桩缺席问题更为凸显,因此今年在布局规划上,民生实事计划在镇及以下地区的农村公共充电桩新增1300个以上,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900个以上。以政府的手,引导更多新增充电桩布局在农村,补齐“越下沉,桩越少”的短板,端平“城乡均衡发展”这碗水。

这“桩”实事2.png

在今年的民生实事农村充电桩建设规划中,海宁计划新增450个,增量在各县市区中居首位。

“450的增量主要来源于盐官的音乐小镇。”海宁发改局能源科科长于月洪介绍,今年下半年,海宁盐官音乐小镇即将对外开放,为应对届时游客的汽车充电问题,他们提前排摸该地的充电需求,进行科学统筹,以确保充电车位的布局量能满足开放后的实际需求。“不过,虽然计划是450个,实际建设中我们增加到了600多个,确保建设规模适度超前。”

「破题」

以补短板“桩”点乡村

眼下,我国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40%,但是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不足20%,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远低于城市。可以说,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量市场。

新能源汽车下乡,需公共充电桩先“铺路”。那充电桩的下乡之路,又得迈过哪几道坎?

最大的问题,是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相比城市,农村部分地区受地形限制,村民居住分散,这就造成分散式建设,施工工程量大。“在农村建桩,最大的成本是拉电缆、上变压器,有时候一个快充桩的成本要8到10万。”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地区项目负责人沈续鑫告诉记者,乡村充电网络使用的时间和空间不均衡,也加大了运营商的运营难度。

这“桩”实事3.jpeg

使用率不高,盈利任重道远。作为全省第一个村村通充电桩的地区,秀洲区充电桩发展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的,目前大部分场站均实现盈利。“当然,这个盈利是在国网等合作伙伴的支持,加上政策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一起推动下才实现的。”绿发嘉兴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邓全涛介绍,这里的一个场站,双枪直流设备使用率达10%,平均月利润为3900元。但是,目前乡村地区公共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不足5%,远未达到充电桩运营建设的盈利点,要想提升盈利水平任重道远。

当杠杆的一头是乡村新能源车保有量有限,另一头是乡村充电设施市场同样规模有限时,该靠谁去撬动谁?

农村建桩更需要政府推动,释放“桩等车”的信念。去年,嘉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构建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5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并且,在城乡等多场景布局充电桩已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

这“桩”实事4.png

此外,嘉兴还用“真金白银”支持乡村充电桩建设,为乡村充电桩建设提供更高的补贴,并且实行新能源专用电,推动完善充电网的覆盖。

可如何让花下去的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

不建桩、桩建少了,就满足不了充电需求;桩建错了、建多了,桩等不到车,又会造成损失和资源浪费。“科学布局、适度超前”,这里面的平衡最后都要落在科学选址上。

目前,嘉兴乡村地区充电设施布局按照梯度推进,辐射布局的方式,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人气”,这也是让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关键。根据不同群体特定需求,不同时段特定“拥堵”,目前农村充电桩大多建设在中心镇、中心村、未来乡村、国道省道与公路沿线的区域布置。

农村充电桩不仅要应对需求,还要创造需求,破题的第二个关键词是“配套”。嘉兴在农村核心景区、非核心景区及周边民宿以及文化礼堂公共停车场配备公共充电桩,用齐全设施让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再次提升,推动乡村文旅的发展,进一步也加快乡村振兴的脚步。

「新解」

以创新赋能探索多元解法

群众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嘉”里这“桩”难事,正迎来更多新解。

不受车位限制、可“召唤”、充电10分钟即可获得150公里的续航能力……集这些优点于一身的移动充电机器人,你体验过吗?

今年五一,在常台高速新塍服务区,1个白色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车主目光。只见工作人员手持遥控器,操控着移动充电机器人来到等候车辆间,提供主动充电服务,把“车找桩”变成“桩找车”。

这“桩”实事5.png

“嘉兴高速服务区移动充电机器人的设置,突破了占位瓶颈,消解了补能焦虑。”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公路养护科副科长盛雄介绍,2024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移动充电机器人全覆盖作为市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嘉兴服务区配备了8台移动充电机器人,其余9对服务区各配备2台,共计26台。嘉兴成为了全国首个实现高速服务区固定充电加移动充电全覆盖的地市。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也是嘉兴探索多元化充电桩运营模式的一次尝试。

在嘉兴市区华严路与嘉杭路交叉路口,有这样一个集智能变电站、光伏车棚、司机驿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为一体的“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站内7个充电桩,14把枪一字排开,充电站门口的摄像头能自动识别新能源汽车,并打开闸门。一侧还有司机驿站,司机可以在此休憩。

“这里原先是一个220kV新改建的变电站,充分利用改造增容后新变电站腾出的剩余空间和电力资源建设‘多站融合’充电站。”嘉兴经开区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充电站利用光伏发电,将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池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储能电池再将电量供给充电桩使用,通过“光储充”系统,将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转移到汽车的动力电池中,建立起清洁能源“利用、储存、再利用”的循环生态链条。

这“桩”实事6.jpeg

除了在增量上做文章,盘活存量也是不错的选择。

“私桩共享”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充电桩资源,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此外,私桩共享还可以降低新能源车车主的充电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星星充电已经在农村地区推广“共享充电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充电,并享受优惠价格。

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社会资本为代表的运营投资方正越来越多。目前,嘉兴引导智联互充、绿发新能源等优质运营商参与公共充电站(桩)建设,建立定期磋商、问题协调机制,发挥社会充电设施运营商投资灵活、贴近市场的优势。

可以预见,“能量站”的未来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

当然,建好更要管好。要“活桩”,不要“死桩”。

为了避免充电桩“建而不运”,嘉兴提出了“找桩快、费用省、服务优”的“快省优”评价指标体系,对运营商和场站进行系统性评价,并及时向公众发布车、桩、路、网融合数据和充电运营的整体画像。同时加强执法监管,畅通油车占位等问题解决途径,定期对建成投运站点适时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确保充电桩“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我们期待,今后无论城市是乡村,嘉兴汽车充电不再是“幸福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