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4 16:57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曾正君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乌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关注和支持。自收到提案以来,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与会办单位沟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提案答复材料。

一、推进乌镇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主要工作

近年来,乌镇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加速发展,数字制造业企业数量从111家跃升至382家。2023年,集聚区数字制造业产值达到50.17亿元,同比增长38.9%。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制定了《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发展规划》,依托“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建设,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计算、智能芯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数字经济。在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被列为用地保障的重点。乌镇数字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约9平方公里,在“三区三线”划定中,确保了1003亩新增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空间基础。同时,按照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各部门紧密协作,积极向上争取示范试点,加速政策体系、产业联盟及企业招引培育等措施的实施。桐乡市作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正在与省大数据产业联盟深度对接,争取在组建桐乡市数据要素产业联盟方面得到省级行业协会支持。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嘉兴市正在制定《关于加快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桐乡为算力产业发展核心区,依托“乌镇之光”国家超算中心和中国联通浙江嘉兴智算中心,重点推进“智算+超算”模式。支持桐乡市申报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智能网联车产业发展。桐乡市作为浙江省两化融合指数前列的县级市,成功创建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并围绕数字经济发布《桐乡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数字桐乡”建设的决定》《桐乡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及意见。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招引。借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平台效应,组建300余人的专业招商团队,运用“五个一”招商体系,即“一链长、一链主、一招商团、一顾问团、一基金”,并通过数字招商平台开展精准对接项目。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三张图”(鱼骨图、产业招商图、项目管理图)为指引,成功吸引了宁畅信息、福瑞泰克、中泽精密、百度阿波罗、测迅科技、墨卓生物等一批超算应用企业入驻。2023年,桐乡累计引进智能汽车产业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额75亿元。

四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聚焦数字产业人才需求,建立数字产业紧缺人才目录,数字职业占51%,且提高了补贴标准。全年培训数字技能人才2万多人次。同时,加强对数字产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市内高校加强数字产业相关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组织高校高职3300多名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和评价。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也向数字经济领域倾斜。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切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通过宣传培训、职业竞赛等活动,强化数字资源供给,培育专业数字人才队伍,建立数字人才库,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二、下阶段重点工作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我们逐一进行了梳理、研究,并结合您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持续强化政策支持。紧扣省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规划,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品牌优势,支持桐乡向上争取资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特别是在智算服务、数据服务、智能驾驶等高潜力细分领域,加强项目招引和布局。支持桐乡建设数据流通应用总部,依托桐昆、新凤鸣、墨卓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数据源供应端形成集聚效应,加速行业特定数据专区在桐乡的实体化落地。

二是示范应用引领招商创新。建设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全力推进包括制造业质量数据链展示中心、乌镇智能网联车路云数据平台、数字人运营服务平台、数字装备交易平台、健康数字人移动应用开发等一系列示范性项目建设,以此带动招商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的综合招商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数据驱动招商等新型模式,建立全球招商网络体系。针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施“一对一”精准招商策略,锁定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大型集团、隐形冠军等目标,形成详实的重点招商企业名录。

三是构筑“超算+”产业新高地。拓宽数据资源收集渠道,有效整合新材料、智能计算、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数据资源,积极引入并培育专注于数据经纪、合规咨询服务的数据资源服务机构。实施数据服务商分行业备案注册制,形成“一产业一数商集群”的发展模式,孵化一批专注于数据要素的“专精特新”企业。举办中国国际数商生态峰会、数据资产服务贸易展、数据装备创新大赛等重大会展赛活动,聚焦桐乡“1+3+1+X”产业布局,在智能汽车、智能传感、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行业,率先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与行业数据市场,借助桐昆、新凤鸣等链主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搭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四是深化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加大核心人才引进,引进产业大数据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运营等领域领军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以带头人团队为单元,联合数据链主/链星企业、科研院所、顶尖高校,以分行业交叉学科模式定向培养数字化人才,在数据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知识、算法等方面实现技术攻关。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实力,汇聚具有强大集成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将桐乡打造成为长三角数据技术服务的聚集区,构建数据要素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