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xgsl001/2024-471498 | 发布机构: | 市工商联 |
发文日期: | 2024-08-13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培育发展独角兽企业】嘉兴市厚植科技创新土壤 助力独角兽企业孵化生长 | |
发布日期:2024-08-13 16:13
信息来源:市工商联
浏览次数:
2024年2月28日,嘉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探索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引领带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目前,嘉兴市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 打造创新主体培育体系,积蓄成长后备动力。一是做优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园区”的孵化平台体系,出台《嘉兴市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管理办法》。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25家,列全省第3,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县(市、区)全覆盖。孵化器已培育挂牌上市企业8家,独角兽企业1家。二是做大科技企业队伍。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梯度,全面推动独角兽企业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已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436家、高新技术企业4136家,科技领军企业10家。现有独角兽企业2家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发展为省科技领军企业。三是做强企业研发机构。构建“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总部型研发中心”研发平台培育体系,累计建成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822家、省企业研究院298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26家,探索建设总部型研发中心6家,实现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省级企业研究院覆盖87.5%,省科技领军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覆盖80%。 营造创新平台活跃生态,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一是赋能企业创新。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7家,成功升级为省级的13家;集聚研发人员4000余人,其中院士47人,省级以上人才377人;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00余个,与本地企业横向合作项目每年约500个。二是链接外部资源。推动中电科第36所整合中电科集团资源组建电磁空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湖实验室挂牌生物医学分析全国重点实验室,嘉兴大学联合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成功创建全省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承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助力服务科技企业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作。三是转化最新成果。推动科研院所实施有组织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难题。如清华柔性电子研究院建成了SIP集成智造工艺中试线、陶瓷封装产线等8条高精密柔性半导体工艺产线,累计吸引孵化产业链条企业50余家,其中2家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服务科技企业62家。 保障创新资源有效供给,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一是制定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九条政策意见》,从科技企业孵化、培育、成长、资源供给等方面给予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每年科技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18%。二是构建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基金体系。目前,已组建国有科创基金总规模达698亿元,实缴规模366亿元,累计投资市内项目210个。推动成立孵化器联合基金,联合嘉兴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机制,助推科创企业快速做大做强。三是畅通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要素渠道。常态化举办“院企银企双向对接”“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推动科研所院所成熟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本地链主企业就近采购产品,目前累计举办20场对接会,发布科技成果205个,签约院企、银企合作项目152个。制定出台《关于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构建“人才双聘、资源共享、创新协同”的新模式,破解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招录难的困境。 (来源:浙里改)
信息来源: 市工商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