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海盐县

望海“春泥计划”点亮缤纷暑假

发布日期:2024-08-02 09:54 信息来源:海盐新闻 浏览次数:

■撰文 贺夏萍

正值暑假,如何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欢乐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呢?海盐县望海街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该街道持续开展“春泥计划”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一批集趣味性、教育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精品课程,进一步弘扬传播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722563386501.png

安全教育不松懈

日前,望海街道南洋村文化礼堂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原来是“防溺水小课堂”开讲啦!来自县红十字会的戴倩玲老师带来了一节有趣又实用的防溺水课程。

课堂上,戴老师为同学们揭示了溺水的原因,指导大家如何变身“水中超人”,同时讲解了自救和呼救的注意事项。此外,戴老师还模拟了真实溺水场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溺水困境,小朋友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今年7岁的朱妤诺小朋友参与了溺水体验,她表示:“溺水太可怕了,整个人慌张又无力。大家在水边的时候千万注意安全,万一遇上了溺水,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救和呼救。”

“除了开展防溺水课程,望海街道还根据未成年人的兴趣和特点,结合当下的热点,开展各类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望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道的双桥村开展了福寿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对福寿螺的辨别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凤凰社区开展了“‘画’说‘扫黄打非’,互助‘小苗’成长”活动,倡导同学们健康上网,远离文化垃圾;青莲寺村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等。

非遗传承花样多

在望海街道,各类非遗主题课程也同样广受青少年的喜欢和追捧。

近日,双桥村积极链接辖区大学生资源,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伞上生花”非遗体验课。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回顾了纸伞的历史渊源与人文典故。

在动手制作环节,大家一笔一画勾勒出图案,灵动的双手游走于伞面和颜料之间,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案,跃然伞面之上。

这边画纸伞,那边做漆扇。在电庄社区,一场非遗漆扇制作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五彩斑斓的漆液滴入水中,随后将纸扇缓缓浸入。当扇子慢慢出水,原本单调的扇面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创意图案。

作为望海街道“春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传承课程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如漆扇制作、纸伞绘画、竹编画、五谷画、尺糕制作等等。“非遗课程的设置,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制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展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非遗的精巧技艺。”望海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综合素养大提升

“小朋友们,跟着我,先左弓步准备……”在新街社区排练厅,十多位小朋友正跟着老师全神贯注练习着武术基本功,虽然是初学者,但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

“这是少年拳实操课程,由社区的文化特派员王玲老师亲自授课。今年社区开设了武术特派课堂,该课程共分5个系列共18课时,包括中华武术绘本阅读、武术线条人绘画、经典影片音乐赏析、少年拳实操等特色课程。”新街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学员家长崔陈红说:“中华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度,还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品德,孩子很喜欢,每次课堂她都积极参加。”

今年暑假,望海街道精准对接辖区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化特派员作用,整合“春泥计划”资源,开设暑期“春泥计划”特派课堂,包括凤凰社区的篮球培训以及新街社区的武术培训,通过文化特派员下基层培训,进一步有效提升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外,望海街道各村(社区)积极深挖本村特色,整合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出“春泥计划”相关活动,如双桥村以暑期“双优学堂”为载体,拓展“研学+农文旅”服务模式,以“流动课堂”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学堂”拓宽视野;北荡社区则推出第七期少年军校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锻炼钢铁意志,培养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