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红十字会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jxhsz0001/2024-471887 发布机构: 市红十字会
发文日期: 2024-08-23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专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五)
发布日期:2024-08-23 16:55 信息来源:综合部 浏览次数:767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的大背景下,思考如何永葆“改革者”的攻坚劲头,做好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如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人民至上把改革融入红十字工作。

一是为贯彻落实坚定“心”,全面凝聚共识。我们要深刻领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要紧密结合红十字工作的实际广泛掀起学习热潮,对照全会精神、相关部署以及业务现状,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并将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三救三献”等工作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还要通过微信专栏报道、集中宣讲等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迅速传达到每一位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爱心群体,发挥好红十字会在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凝心聚力推动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为主责主业立双“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相信红十字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始终把“三救三献”工作作为红十字会一项核心主责业务来抓,持续打造完善“博爱家园”、“红十字救护站”等阵地建设,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我们要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将红十字精神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嘉善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如了凡思想、善文化等,开展志愿服务践行、体系建设完善等“实践+宣传”的特色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道救助社会氛围。

三是为应急救护添双“翼”,保障全体人民安全。聚焦全会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加强“救在身边”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建强“软硬”基础,高质量建设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发挥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镇(街道)全覆盖的优势,选优配强师资队伍,打通提高民众应急能力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参与便捷化”。另一方面,提升“第一反应责任人”覆盖面。在救护员证持证人数达2.4万人的基础上,结合红十字应急救护八大行动要求,推动急救“第一反应责任人”在重点人群中实现全覆盖并逐步向全社会全面推广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提升公众急救能力,筑牢应急救护网的群众力量。同时通过开展救护员技能比武、全县“最美救护员”评比等活动,深入挖掘“身边的救护故事”,向全民传播人人都是“第一反应人”的理念,提升全民主动学习应急救护培训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为人道救助添助“力”,给予弱势群体关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此,我们要聚焦重点人群,持续提升红十字人道救助能力。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开展特色项目,如对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白血病先心病儿童等帮扶救助。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救助实力。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理事、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的作用,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来,创新资源动员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增强红会公信力。要协助政府工作,发挥助手作用。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作为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通过建设更多的人道救助项目,帮助政府保障民生底线和维护社会稳定。


嘉善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  张晔


信息来源: 综合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朗读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