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打好服务“三张牌” 建好儿童友好温暖城
■撰文 贺夏萍 吴瑛
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温度与内涵。今年以来,海盐县望海街道聚焦“一米视角”,打出“拓展空间、创建品牌、促进参与”三张牌,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为建好具有望海特色的儿童友好温暖之城迈出坚实的步伐。
第一张牌:拓宽儿童友好阵地
明亮欢快的空间,温馨舒适的装饰,五花八门的绘本,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一走进望海街道新街社区儿童之家,满满的童趣与欢乐迎面而来。
“这是我做的小刺猬树叶粘贴画,第一次用树叶作画,感觉很新奇。”“变废为宝,树叶竟然成了艺术品”……日前,“一叶知秋拾秋色”主题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儿童之家,类似的活动经常举办。“有时是绘本故事,有时是DIY制作,根据不同的节气和主题,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陈雨晰介绍道,该社区以儿童之家为主阵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其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北荡社区幸福里一号则是另一番热闹的情景。乐高游玩区、绘本阅读区、室外运动区、儿童游乐园……多场景、多主题的儿童休闲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孩子,人气可见一斑。
据了解,目前,望海街道已实现儿童之家、向日葵小屋等儿童友好阵地百分百覆盖。各村(社区)结合实际,不断深入适儿化友好设施改造,新建“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5个。同时,建成了全省首批示范型妇女儿童驿站,猪猪星球、北荡社区分别获评第二批儿童友好企业、第三批儿童友好社区等荣誉。
第二张牌:创建儿童友好服务品牌
今年7月初,2024-2025年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童成长”项目北荡社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组织开展了第一次亲职教育小组活动——《应对压力有技巧》小课堂,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围绕‘童成长’项目核心理念,我们还将组织开展8次亲职教育小组活动,其中包括亲子沟通、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权益保护等。”北荡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倩芸介绍道。
除了“童成长”项目的落地生根之外,望海街道还结合嘉兴市家校社共育体、“青蓝万家”等市级试点品牌项目,重点打造“巾帼守望”“共富学堂”“小海燕计划”等儿童友好品牌,为青少年提供啦啦操、钢琴、乐高、亲子烘焙等几十门特色公益课程。数据显示,依托妇女儿童驿站、儿童之家等阵地,该街道开展各类儿童服务项目,累计惠及儿童1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街道还创新服务形式,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结合“春泥计划”“少年军校”“武术达人”等各具亮点特色的服务品牌,服务当地妇女儿童、亲子家庭3万余人次。
第三张牌:推动友好儿童参与
近年来,望海街道北荡、新街、南洋等村(社区)先后成立儿童观察团,旨在让儿童以观察者的身份,探索世界,参与社会事务治理,培养社会责任感,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自我发现意识。
今年8月初,南洋村村部附近热闹非凡,原来是儿童观察团开展的“暑去秋来 乐享立秋”活动。小朋友们穿梭在农家小院间,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生活习性。一排排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蔬菜瓜果,让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感受到农耕的艰辛。
随后,南洋村还邀请了垃圾分类劝导员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让小朋友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
童眼看世界,童心话未来。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青少年儿童的参与和认可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望海街道将持续优化儿童参与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同时紧抓防溺水、食品安全、电信反诈、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提升儿童在社会建设、社区治理方面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倡导树立城市‘小主人’的观念,助力建设具有望海特色的儿童友好温暖之城。”望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