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海盐县

海盐全力打造健康绿色畜牧产业

发布日期:2024-09-13 10:32 信息来源:海盐新闻 浏览次数: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通讯员 虞伟祥

本报讯 2021年以来,海盐根据省、市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工作部署,大力推行畜禽健康养殖,通过标准化管理,设施和技术的双提升,逐步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增强环保型饲料的推广,推动全县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家“未来牧场”——嘉兴市青莲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未来牧场”采用工厂化封闭式管理,空气全过滤,饮水用超滤,饲料自动喂,环境智能调……生猪养殖用上了现代化先进技术。

青莲食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降低生猪患病几率,公司还从源头入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源疾病传入。

生猪患病率下降了,抗菌药自然也会少用。据了解,抗菌药的使用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其残留与健康安全的现代消费观相悖。因此,海盐在养殖中大力推广具有调理功能的中医药理论。

近日,高温持续,位于于城镇的嘉兴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海盐基地内,部分肉鸡出现热应激反应,公司管理人员在判定病情后,立即使用双黄连中兽药进行治疗。“中兽药副作用小,耐药性低,不会产生残留,是绿色兽药。”公司质检部门主管王正学告诉记者,目前,中兽药更多应用在“治未病”方面,相当于保健药,同时,也用于温度变化起伏引起的疾病,已经替代20%的抗菌药。

海盐是嘉兴市畜禽养殖大县。2023年,全县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96家,生猪出栏8.82万头,肉禽1700余万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海盐势在必行。

2021年和2023年,海盐两次出台“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行动方案,逐步完善管控机制,规范兽药饲料使用行为,减少兽用抗菌药使用。按照不同的养殖种类和养殖方式,对121家养殖场制定“一场一策”,指导集团企业和“公司+农户”企业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并落实各项药物、饲料管理制度,做好台账记录,做到有迹可查。

嘉兴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每年肉鸡出栏量超1300万羽,公司按照统一标准,对养殖户进行统筹管理。“我们率先吸收‘两化’知识,再一一推广到散户,形成‘现场指导+样品采集+资料收集+台账制作’一条龙服务。”王正学说。

据了解,目前,海盐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已推广到所有畜禽类上,饲料环保化则在生猪领域进行推广。

蛋白质是生猪快速生长和育肥的关键物质。青莲食品优化饲料配方,用发酵豆粕代替豆粕,提升生猪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使用发酵豆粕后,生猪增重反而更快。”青莲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发酵豆粕中含有益生菌,可以改善猪的肠道健康,提升对铜、锌、氮的吸收和利用,减少粪便中的排放量。

据了解,铜、锌作为微量元素,是饲料环保化的减量目标之一,它们排放到环境中,不仅影响土壤的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盐生猪规模养殖场多数规模不大,青莲食品旗下2家猪场年出栏占全县的70%以上,作为龙头企业,青莲饲料环保化工作的实施,可以让小型养殖场参照学习,增强成功的信心。

立华畜禽由于改善养殖环境,采用中兽药进行保健调理,降低肉鸡发病率,实现药费成本降低18%以上;青莲食品打造无抗猪肉品牌,并通过第三方“无抗”农产品认证,其产品在国内知名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上日均销售2万至3万盒。良好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尝到了“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的甜头,激发了内生动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盐已建成各级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场79家次、饲料环保化场7家次,其中“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达标养殖场”1家,浙江省首批“减抗行动”标识场1家,省级“两化”示范场2家次;正在创建40家省级减量化养殖场和1家饲料环保化场,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验收。创建成功后,全县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场达到113家次、饲料环保化场8家次,分别占总规模场数的60.71%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