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zy00001/2024-472778 | 发布机构: | 嘉职院 |
发文日期: | 2024-09-15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青老互助 共赴成长|嘉职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⑭ | |
发布日期:2024-09-18 16:35
信息来源:党办校办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现代化先行的进行中挺膺担当,嘉职院积极开展“红船育人文化节”系列活动之2024年学生“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18支校级重点团队、77支院级重点团队,紧密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鼓励青年在基层一线,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强国建设增色添彩。 “青老互助,共富成长”心灵驿站基层服务践行团 今年7月,嘉职院基础教育部“青老互助,共富成长”心灵驿站基层服务践行团深入嘉兴市秀洲区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聚焦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探索青老共富、互助成长的有效路径。 宣传普及,做友好文化的传播者。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与“韩红爱心·记忆包裹项目”赋能培训,学习认知筛查技能以及阿尔兹海默症人群的多种服务方式;参观嘉兴运河社区以及秀洲区颐养中心的认知症患者功能训练场地,实践团队应邀参加运河社区举办的“缤纷少年 逐梦向未来”暑期夏令营活动。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们向老幼群体科普认知障碍知识,共同制作环保袋。此次活动广泛好评,所绘作品将捐至南湖颐养中心进行艺术展览。掌握不同康复器具的使用方法和运用场景;访谈运河社区的独居老人以及秀洲区老年大学学员,了解其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普及认知症预防妙招。 暖心关爱,做美好记忆的守护者 在南湖区光大养老中心,实践团队为老年群体做认知筛查,并通过木玩训练对老年认知症患者进行小组干预。在征得老人们同意后,团队成员还采集了他们原创书画作品中的精华元素,后期将制作成文创产品,以再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在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队积极参与“红高五号”便民下乡活动,身体力行宣讲老年人低保政策、科普认知症预防,更新当地老年居民对于阿兹海默症的认知。 在参观四喜社区“共富橱窗”后,实践团队为该项目线上爱心小店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尝试用二维码记录捐赠物背后的故事,希望在为捐赠者提供捐助反馈的同时,让购买者也能了解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捐赠者的浓浓深情。”团队成员莫銮说。 青老传承,做共同富裕的践行者 坚守“青老传承”使命,实践团队走进内蒙科右前旗。科右前旗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近年来,科右前旗以乡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出彩,引导乡土人才“抱团取暖”,达到“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 来到霍尔多巴吉种鹅养殖基地以及黑羊山黑糯玉米基地,实践团队了解到,政府、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乡土人才创业培训、技艺研讨等活动,充分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我们用工一部分是老年或低收入者,所有员工都有五险一金,还管吃住。除了促进就业,大量收购青贮不仅促进了周边种植业结构调整,还为百姓打开了增收致富之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杭盖马头琴非遗传承人白玉昆自幼受爷爷和父亲的工匠技艺熏陶,2006年,在发现家乡的马头琴制作技艺仍是空白后,毅然决然返乡创业,一干就是十多年。在采访中,白玉昆告诉实践团队,“‘只为做一把好琴,只为做好每一把琴’是我一直以来恪守的宗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扎根家乡,我也算是尽己所能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出了点力。”
信息来源: 党办校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