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向“新”拔节而“上”
近日,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中试平台联合安徽某龙头企业联合开发的无人机探测“X波段射频收发组件产品”,经过6个月终于完成了中试和整机试用,即将转入批产,该产品主要应用于低空经济无人机预警探测,不仅减少人力还提高效率。
中试平台是柔电院投资超1亿元在园区内建成的国际首条柔性集成器件制造中试线,是检验科研成果能否被市场“买单”的重要环节,从2019年至今的4年多时间里,这条中试线逐步成熟,更是让优秀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让一个个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和市场,柔性集成器件制造中试线就是南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南湖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据产业、低空经济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南湖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改革样本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向“新”提“质”
走进位于南湖区新丰镇的浙江新恒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厂房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该项目计划今年年底结顶,年产5万立方米的超临界微孔发泡材料项目将于明年上线试生产。
“超临界微孔发泡材料是我们公司这几年的重点,特别是去年依托公司省级企业研究院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的高透波低介电天线罩材料这段时间已经开始量产,而且订单不断。”浙江新恒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款材料在新能源电池用保温、阻隔、防护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开发,实现了电芯缓冲阻隔垫材料与液冷板支撑保温用微孔材料的开发,具有超低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满足了5G微波多频聚合技术对天线罩更高的要求指标,目前已经配套华为、爱立信等终端通讯厂家。
过去,新恒泰的产品多应用于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等领域,年产值超亿元。这几年,新恒泰深耕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2013年5月成立新恒泰企业技术中心,紧接着建立了企业研究院,同时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仅用6年时间,新恒泰就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成长为国内聚合物发泡材料企业的领跑者。2023年,新恒泰的研发费用达3570多万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66%,如今,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以及5G通信、半导体中都隐藏着新恒泰的“智”造力。
如今在南湖区,越来越多像新恒泰一样的企业不断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发,找准新赛道、发展新技术,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改革路径
攀“高”逐“新”
锻造“硬核引擎”
南湖,作为一座拥有科创基因的城市,拥有全国首个且最大的基金小镇——南湖基金小镇,全国首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太平科技保险,组建了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15年居全省前十、全市第一,40余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扎根南湖。优越的融资平台、完备的产业基金、雄厚的科创基础,这些都为南湖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南湖区紧紧围绕“两大主平台”建设以及“315”体系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搭建硬核科创平台,(下转2版)
从2003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正式落户南湖区,开创了省校(院地)合作模式先河,紧接着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再到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10家“院地合作”创新载体先后入驻,形成了“2+2+X”科创载体格局,带动引进了启迪之星(嘉兴)、浙大求是驿站、青云加速器等13个创新孵化平台,培育孵化科技企业2700多家。
为了让更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南湖区围绕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等不同阶段特点,抓好骨干企业“培大育强”、中小企业“施肥培土”工作,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2016年到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63家增加到4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22家增加到1288家,分别增长6.4倍和4.8倍。省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占全市1/3;省科技领军企业3家,占全市近1/3。在南湖,不管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初创型的小微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已成为南湖区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的强力支撑。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金融活水必不可少。改革前,科技型企业因面临供需信息不对称、贷款融资无抵押、创新风险共承担等诸多难题而不知所措;改革后,南湖区创新“投贷保”联动,科技企业可以通过“科融保”科技金融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金融有效供给。
2023年以来,南湖区充分发挥“南湖院企合作联盟”纽带作用,针对院所成果转化清单和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清单,常态化组织开展院企、银企对接活动,同时还通过常态化对接方式,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