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zy00001/2024-472446 | 发布机构: | 嘉职院 |
发文日期: | 2024-08-18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嘉职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⑨筑梦善行 鸦鹊新生 | |
发布日期:2024-09-09 11:12
信息来源:党办校办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现代化先行的进行中挺膺担当,嘉职院积极开展“红船育人文化节”系列活动之2024年学生“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18支校级重点团队、77支院级重点团队,紧密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鼓励青年在基层一线,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强国建设增色添彩。 “鹊巢青筑”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 文化与旅游学院“鹊巢青筑”乡村振兴促进团组织开展以“筑梦善行,鸦鹊新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嘉善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模式进行走访调研,因地制宜选准鸦鹊村产业转型突破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探访“西塘鹊巢”挖掘“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实践团队走进鸦鹊村,充分了解鸦鹊村基本概况与产业发展情况,并实地考察其土地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实践成果做准备。在与村委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实践团队基本掌握了鸦鹊村发展振兴的基本方向,带着“如何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如何因地制宜走好鸦鹊共富之路”等问题和思考踏上了实践征程。 走访“纽扣之乡”揭秘“大舜纽扣”创新转型 在嘉善县大云镇非遗盘扣工作室,实践团队跟随非遗传承人彭利华、沈萍的指引,参观盘扣文化展馆,并在彭利华老师的带领下,体验非遗盘扣的制作,在交流分享中体悟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的重性。 在嘉善县西塘镇大舜村,实践团队参观了纽扣文化展馆,挖掘大舜村“中国纽扣之乡”的致富密码。团队成员张明峰说:“大舜村抓住了纽扣之乡的称号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这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鸦鹊村也应该借助自身优势为村民增收,为村庄增值。” 聆听“鑫锋乐章” 探索“多巴胺”悦耳新篇 在鑫锋村,实践团队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和活动体验等形式进行调研,围绕乡村振兴学习鑫锋村音乐元素建设,解锁流量密码。 鑫锋村中所有建筑都与音乐息息相关。村子内设有音乐主题农场,可以满足游客在不同季节采摘应季水果蔬菜的需求;音乐主题和采摘相结合的模式,让“音乐村”独具特色,也打开了实践团队助力鸦鹊村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思路。 走访嘉善长秀寻找“科技兴农”共富奥秘 走进魏塘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实践团队实地学习长秀村新型种植模式和工坊带富的经营方式,并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许多村民都表示,近年来,长秀村不仅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通过引进新技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增收,而且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富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也承载着全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寻访“红菱稻浪”挖掘“稻韵文化”流量密码 在位于嘉善县西塘镇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红菱村,实践团队深入了解红菱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以及发展理念。在浙北粮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沉浸式参观稻米文化展厅,回望稻作文化的历史变迁。成员们纷纷表示,稻田边的稻米IP形象、稻田营地等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给了他们很多启发。鸦鹊村也可以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临近尾声,实践团队重新返回鸦鹊村,并将周边村庄调研得到的经验优势,与村干部深入交流建设鸦鹊村的意见。截至目前,实践团队相关经验做法已被中国网、浙江卫视官方-z视介等4家媒体报道、转载。 团队负责人赖朱佾说:“经过前面四个美丽乡村的调研走访,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会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为鸦鹊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信息来源: 党办校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