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六稳六保专题 > 工作进展

海宁创新消防设施建设 为农村消防安全注入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5-03-01 09:47 信息来源:市消防救援支队 浏览次数:

在海宁市,农村经营性自建房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结构复杂,消防供水不足成为火灾防控的一大难题。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火灾防控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宁市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探索创新,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消防应急取水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天然水源,为农村消防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取水装置。海宁大队深入调研辖区消防安全实际情况,针对具备天然水源的区域开展全面细致的实地勘察。基于对水资源分布和消防需求的精准掌握,精心规划并科学选址,安装一键式电动取水装置。该装置操作便捷、响应迅速,火灾发生时能快速启动,高效为消防车供水,大幅缩短灭火准备时间,显著提升灭火效率,成功破解农村消防供水不足的困境,为农村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配齐消防器材,提升扑救能力。为充分发挥电动取水装置的作用,海宁大队在取水点配备消防器材集中配置柜,每个柜子内配备65水带4盘,40水带6盘,多功能水枪2把。这些配置柜的设立,不仅赋予村民基本的消防自救能力,也为消防人员快速响应提供便利。火灾发生时,村民可迅速取用配置柜内的器材进行初期扑救,为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设立荧光标识,明确取水位置。海宁大队在日常出警中发现,农村地区部分天然水源虽具备良好的消防取水条件,但紧急情况下消防车难以快速找到合适取水点,延误灭火救援时机。针对这一问题,大队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排查农村地区天然水源,依据消防车辆实际取水需求,选定多个符合标准的取水点,并创新性设立荧光标识牌,明确标注消防取水口位置。标识牌采用高亮度荧光材料制作,即使在夜间或低能见度环境下也清晰可见,确保消防人员能迅速定位取水口并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海宁市已在长安镇、周王庙镇建成一键式电动消防应急取水口60处、消防器材配置柜60处、天然水源消防取水口标识牌73处。下一步,海宁大队将持续推进消防设施建设,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农村消防安全体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