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剩200多米!嘉善这条高铁有新消息→
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有新进展!
穿越汾湖水域段
进入苏州市吴江区陆域段
汾湖隧道进入掘进冲刺关键期
红船号盾构机距离接收井仅剩200多米
从地面到地下23米
再到最新作业面
跟着记者一起
到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建设现场
看看吧~
地面
汾湖往南,位于陶庄镇汾湖村的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2号盾构始发井处,施工正酣,两台高15米、宽23米的红色龙门吊正在缓缓移动,将一片片重量为13吨的混凝土管片,有序沿着井口往下吊。
沿着安全笼梯往地下走,足足绕了12圈才算抵达竖井底部,这里距离地面已有23米,眼前呈现全新“汾”味,一头连着明挖段,一头则通往隧道深处。半圆形的隧道空间,搭配着一圈圈的彩色施工带,这条“高速隧道”像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时光隧道”。
地下23米
再次坐上时速为25公里的便捷电动车,往隧道深处驶去,与三个月前相比,这次乘坐时间明显长了些。“彩色施工灯带间距为100米,已布置了22圈,还剩最后的两圈!”中铁隧道局通苏嘉甬2标一分部总工花楠介绍,汾湖隧道总掘进长度约2.42公里,目前已经完成2200多米,穿越了汾湖水域段,进入苏州市吴江区陆域段,这也标志着项目进入掘进冲刺关键期!
估摸着六七分钟,便捷电动车抵达临时终点。一下车,满耳都是盾构机掘进、管片运输系统运转等所产生的轰鸣声。沿着施工梯,来到隧道最深处,只见大型盾构机主驱动部位展露着,缓缓转动。
最新作业面
“红船号”盾构机于2024年8月开启掘进,历经200多个日夜运转,即将冲破最后的隔断。
“按照目前掘进速度,每天完成8至10环,等于前进16至20米,预计4月23日抵达接收井,完成掘进。”花楠介绍,“红船号”盾构机刀盘直径达14.82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当前刀盘转速为每分钟1转左右,处于掘进稳步状态。
随着一旁的提示器响起,盾构机主驱动缓缓慢了下来。记者了解到,当盾构机每向前掘进2米时会暂停,技术工人就会将早已准备好的管片从底部向两边同步进行拼装,10块管片拼装成一个衬砌环。从拼装错台测量、螺栓初步复紧、螺栓二三次紧固,最后再进行拼装后错台测量和间隙测量,整个过程达40分钟。
“要求工人严格按照项目制定的管片拼装流程进行作业。”花楠说,管片拼装标准化作为整个工程中的亮点之一,保证了隧道最内层的安全。
驾驶舱作为盾构机的心脏,含“精”量拉满——
推进速度、总推进力、贯入度、刀盘速度……集控屏上分别显示着盾构机掘进的画面和参数,操作员正根据实时情况操作着几排按钮,通过数据精准监测和及时反馈,保证盾构机掘进的连续性。
“进入陆域段,我们结合路线环境对参数进行合理优化,提高测量精度,防止盾构机跑偏而接收难。”盾构机机长马才说。
最后200多米,是关键,也是困难重重,盾构机将下穿汾湖村、318国道、海天环球旅游用品公司厂房等重点区域,隧道也由前期下坡改为上坡,顶部覆土厚度较浅,易出现管片上浮风险,施工风险系数将直线上升,如何保障盾构机安全顺利从苏州吴江1号接收井破土而出?
“盾构机通过二次注浆等方式弥补盾构机与地层之间的空隙,以确保顺利掘进。与此同时,在穿越过程中,施工团队在地表预先打设注浆袖阀管并且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地表沉降数值偏大的情况,就立刻进行注浆加固,充分保障重点区域建筑的稳定性。”从嘉善县陶庄镇汾湖村至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大港上村北侧,按照节点,还剩仅仅两个星期,对于圆满实现贯通,花楠信心满满。